第四章 帝王心术

权势使人昏聩,张廷玉和讷亲都不懂得收敛。最后,两人的下场都非常惨,讷亲在攻打金川的时候忽然收到乾隆寄过来的一把刀,这把刀是讷亲的祖父遏必隆用过的,乾隆让他用这把刀自裁。

流产的叛乱

这事还得从庄亲王允禄说起,允禄是雍正的十六弟,在雍正的兄弟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允祥。可以说,允禄是雍正朝的既得利益者。

乾隆上台之后,为了缓和宗室关系,善待在雍正朝受到迫害的王公。这事乾隆办得不错,但是以允禄为首的既得利益群体不高兴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在新朝不如旧朝受宠,正在不断地失势。客观地说,乾隆对允禄还是不错的,命他总理事务,领取双倍俸禄。

可惜,失势就是失势,对于一个贪恋权力和既得利益的人来说,小恩小惠是不管用的。

允禄既然对新朝不满,想结党保住自己的利益,那么他就必须要结交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康熙的嫡长孙、胤礽的嫡长子弘皙。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大清江山就应该是落在弘皙的手中。康熙最开始也确实是打算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只可惜后来与太子胤礽的矛盾激化,致使皇位旁落到雍正这一支。在雍正当皇帝时,弘皙不敢有怨言,这个人毕竟是自己的叔叔,而且心狠手辣。到了乾隆当皇帝时,弘皙开始有想法了。我们知道,宋太祖死后兄终弟及,赵光义即位后曾表示将来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儿子,虽然他后来没还。弘皙当时也想到了那段历史,他觉得清朝的皇位原本是属于我家,我爸没当上皇帝是因为跟爷爷关系不好,你雍正当完了皇帝,也该把皇位还过来了。

弘皙和允禄是这个集团的灵魂,除此之外还有允禄的儿子弘普和宁和,允祥的儿子弘昌和弘晈也参与其中。说实话,乾隆对这些人都有恩,弘普在乾隆元年受封为贝子,宁和得了个“额外世袭公爵”。为何叫额外世袭公爵呢?本来允禄一家只有一个人能世袭爵位,现在乾隆给了宁和一个机会,允许他的后代世袭,等于是给了允禄一家两个世袭爵位。

雍正跟允祥的关系非常好,允祥死后配享太庙,雍正还打破祖制,命允祥怡亲王的王爵世袭罔替,这可是极大的恩宠,俗称铁帽子王,在整个清朝历史中,只有十二个铁帽子王,其中有八位是开国功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谓“世袭罔替”吧!

在了解这个制度之前,我们先粗略地了解一下清朝的封爵制度。皇族爵位是封爵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清朝封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功封,一种是恩封。功封是臣民在战争和治国中立有大功受封,恩封是皇帝加恩所封。承袭爵位的方式也有两种,一般情况下是降等承袭,也就是说子孙承袭爵位每一代就要下降一个等级,降到辅国将军就不再降了。第二种承袭方式就是我们说的世袭罔替,就是说爵位传承之时等级不变,子孙后代永远可以保持这个爵位。这样的人又称为铁帽子王,整个清朝只有十二个铁帽子王,我们来看看这十二个铁帽子王。

第一个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第二个是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第三个是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第四个是和硕豫亲王多铎,第五个是和硕肃亲王豪格,第六个是和硕庄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第七个是多罗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第八个是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的孙子)。前面八个既是皇亲贵胄,又是开国功臣,都是清初很有分量的人物。后面四个铁帽子王,第一个就是允祥,第二个是和硕恭亲王奕(道光第六子),第三个是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第七子),第四个是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