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朝政治的操盘手(第3/5页)

经过时间的淘洗,在皇太极的文臣武将中,多尔衮排名第三,前面两个分别是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两人资格是相当老的,比多尔衮大上几十岁。由此可以想象得出,多尔衮的能力有多强。皇太极封他为睿亲王,等于是承认,在我们满洲国,除了我最聪明,就是你了。

权力男人

多尔衮除了是一个战争的好手,也是一个管理高手。皇太极设立六部后,为了挑选一个吏部尚书,伤透了脑筋。他选来选去,最后还是不得不让多尔衮担任这个职位。吏部尚书相当于人事部部长,主持官员的任免。所有官员都要经过多尔衮的首肯,才能上任,这就是为什么多尔衮在第二次汗位争夺大会上说话底气那么足,人家是有群众基础的。手中掌握大权后,多尔衮自然会对那些曾经伤害过,得罪过自己的人动手。

多尔衮最恨谁?自然是皇太极和豪格,但皇太极是最高领导,是多尔衮的保护人,你多尔衮不可能对皇太极有什么不友好的举动。多尔衮也不敢动豪格,这可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只能对付那些皇太极看不顺眼的人,皇太极看谁不顺眼?

皇太极看不顺眼的人实在太多了,代善是首当其冲的。正好,多尔衮对代善也非常有意见,当时你要是支持我老妈的话,我老妈也不至于死了,现在我哥仨也不至于活得这么艰难。

怎么整代善呢?要整死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打压他还是可以的。这不,机会就来了。

满洲人是马上民族,长年累月在杀人放火,杀人放火是有风险的,总是会死人。所以,满洲人一般会用投降的人补充那些在战场上不小心挂了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清军不断壮大。但是这个投降的人也有先后之分,先投降的称为“旧满洲”,后投降的称为“伊彻满洲”。旧满洲比伊彻满洲享受的待遇要好,连投降都论资排辈,许多后投降的人就不满了,什么世道啊,难道投降也分先后?

这些不满的人选择了开溜,开溜的人恰好多数是代善的手下。皇太极这下得理不饶人了:“礼亲王代善,你说你咋个回事,连那么点人都管不好吗?”代善心想,我论资格比你老,别看你是领导,没我支持,你能上来?所以很不爽地回道:“我的人马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不劳太极老弟你费心了。”

皇太极气得吹胡子瞪眼,多尔衮这时不怀好意地上了一道奏折,洋洋洒洒几千字,说的就一个意思,礼亲王代善治兵无方,以后就不让他的旗扩大了。皇太极一听有道理,就这么着。从此以后,正红旗和镶红旗的人马那是有出无进,死一个少一个,所以到最后,这两旗是八旗中势力最小的两个。

我们可以看到,在斗心眼方面,多尔衮可能仅次于皇太极。所以,皇太极死后,他没有为了个人的权力选择莽撞行事,而是顾全大局,和反对派作出妥协,让福临当皇帝,自己当摄政王。

我们再看明朝那边,表现得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国家都已经亡了,崇祯的几个儿子还斗得稀里哗啦的。所以,明朝不亡,那是没有天理的。

多尔衮绝对不是什么善类,在特殊时期他选择了大局,一旦腾出手来,小我就占上风了。

但是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却非常让人意外,多尔衮处死了硕托和阿达礼,硕托是代善的儿子,代善早就想除掉他了,因为这事还导致汗位被废,阿达礼是代善的孙子。人们会说,多尔衮不是看代善一族不顺眼吗?处死他的儿子和孙子是很正常的事。

不正常,因为这两人是多尔衮的支持者,是多尔衮的爪牙,他们被处死的罪名是谋反。他们为啥谋反?还不是为了多尔衮,这两人看多尔衮没当皇帝,急了,准备杀掉豪格和顺治,强行拥立多尔衮。最后礼亲王代善大义灭亲,向多尔衮告发这两人,没办法,多尔衮只好把这两人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