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新要求(第3/4页)

矿难

2003年的非典危机、2011年的温州动车组事故,以及不断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不断地推动人们去反思我们改革的最终目的,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搞建设、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并非不计代价”,“中国要发展,但不要带血的GDP”。847

除了安全外就是健康问题,从铺天盖地的保健品、营养品、健身馆等各种各样的广告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发展中的健康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社会财富过程中的健康问题,一是消费社会财富过程中的健康问题。

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讲的职业病。工作是需要体力、脑力消耗的,这是小问题,关键是任何工作都是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的,农民会接触农药,工人会工作在噪音、粉尘里,办公室的白领也会受到久坐、电磁辐射的困扰。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劳动本身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劳动让人们不健康,劳动还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吗?

社会财富消费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其实基本上就是吃的问题。三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胖还是人们希望的存在状态,人们常说,“你看人家长得多好看呀!胖胖的,富态。”那个时候,“瘦猴”基本上是营养不良的代称,人们也会从中判断出此人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二十年过去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现代中国,许多中国人开始为营养过剩带来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身体健康问题而发愁了,这是中国在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后的人们所始料未及的。2002年,我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而这个数据到了2010年就达到了32.1%和9.9%,848目前18岁以上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人数有1.6亿;糖尿病患病率为2.6%,人数有2000多万;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人数有1.6亿。849当然,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不仅仅只是热量和营养的过剩,还有食物消费过程中的激素和各种食物添加剂所产生的健康安全问题,譬如速成鸡产生的人们对身体健康影响的担忧,譬如各种食品添加剂、甚至三聚氰胺、塑化剂等产生的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忧等等。

社会主义的中国为什么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那是七十年代中国普遍的贫困化推动的,它为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在物质财富匮乏的年代,财富与幸福之间是画等号的,对物质的追求就是人们追求幸福的直接内容。为了增加物质供给量,所有的人都围着“钱”转,个人追求财富,企业追求利润,政府追求GDP。跟着钱的屁股后面转了三十年,人们忽然回过神来了,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吗?财富和幸福之间是画等号的吗?于是我们又把注意力的焦点转回到人自身上来,科学发展为什么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正是与人们这种观念的转变相一致的。

第三个问题,非均衡发展的手段性是不是在异化?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平均分配,让很多人“磨洋工”,因而也极大地影响了生产的发展。适当的贫富差距是我们需要的,因为它会刺激生产力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改革开放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模式。

中国的非均衡发展包括两条:一是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也是邓小平的第一个“大局”思想。但是大家要知道,邓小平第一个大局是为第二个大局服务的,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