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的悲剧(第2/4页)

张灵甫遗书

其实在1947年5月份的时候,共产党军队还明显处于劣势,一直处于被国军的穷追猛打之中。为什么在国军“云集区内”,竟能大胆集中兵力,围攻74师,最终实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并不仅仅是“民心所向”或“料所不及”所能解释的。

张灵甫在死前发的一封电报似乎很能说明问题:“以国军表现于战场者,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能进退飘忽,来去自如,我则一进一退,俱多牵制。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能统一耳。”397

74师之所以孤军深入,除了跟张灵甫自负好战个性、装备精良有关之外,还和83师为保存实力而违命后撤有密切关系。

蒋介石“得知灵甫之74师被围孟良崮,甚惊,又甚喜。”398准备将计就计,以74师顽强的战斗力、精良的装备及有利的地形,“吸引共军主力,再调10个师之兵力增援74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共军,决战一场,歼陈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举改变华东战局。”399

当时的华东战场上国军有45万兵力,而华东野战军只有27万兵力,而自负的张灵甫也相信,周边几十万国军,近则只有10来公里,远也不过100多公里,他们开到孟良崮,最多不过是半天、一天的时间。而凭74师的强大军事实力与孟良崮的险要山势,他张灵甫在此坚守一天二天是不成问题的。局势双方都很明朗,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张灵甫守了三天,也没等到救援人员。

在接到掩护74师的命令后,李天霞的整编83师却只派了19旅57团下的一个连携带电台接近74师冒充是执行掩护的19旅。直到5月16日早上,蒋介石再次严令:“纵匪害国延误战局,严究论罪不贷!”包括李天霞83师在内的各部队才不敢再保存实力,全力突破解放军防线,但为时已晚。战后,气坏了的蒋介石电令“汤恩伯撤职查办,李天霞就地枪决”。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李天霞被保释,并且还被授予三等云麾勋章,半年后又当了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泰靖扬指挥官。

1950年,蒋介石在反思自己失败的教训时说:“党内不能团结一致,同志之间,派系分歧,利害摩擦,违反党纪,败坏党德,以致整个的党,形成一片散沙,最后共党乘机一击,遂致全盘瓦解,彻底崩溃。”400

然而国民党一盘散沙的局面,并不是后期才形成的,而是胎带的毛病,本质上的。

国民党的前身——中国同盟会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是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的,武昌起义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分裂。有一些人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更有人反对,到1912年中国同盟会已经四分五裂了。8月宋教仁又把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等联合起来在北京成立国民党,则更成一个大杂烩。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到日本就认识到国民党内部思想混乱,组织严重不纯。在他总结二次革命失败的教训时认为,“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涣散”401。由于认为国民党已不能再领导革命继续前进,才成立中华革命党,为了避免人心涣散,还要求立誓并按手印。

1919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正式改名为中国国民党。为广泛吸收党员,放弃了按指模、宣誓效忠等有帮会色彩的条件,入党条件极宽,经党员两人介绍,交纳党费10元者即可入党。

1928年国民党统一中国,但只是名义上的,事实上只是大大小小不同军阀的松散联合体。按李侃如的说法就是“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军队只在名义上是蒋介石的盟友,而不愿直接效忠中央政府。”402军阀们归顺国民党,并不是因为坚定的三民主义信念,而是因为利益权衡之下的理性选择,受到了“南京政府等级制中的显赫职位”的吸引。而蒋介石也认识到这种联合的松散性,但是,形势的需要使他又不能不接受这一现实,于是他也只能把它看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说国民党对全国的统一基础是各自心怀鬼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