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史

读史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了解。

读史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乐趣,可以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怎么生的,也可以知道“春秋霸主”齐桓公是怎么死的,可以知道杨玉环是多么美,也可以知道钟无艳是多么丑。

此中读史有如幼儿识字,记住了,知道了,为娱乐,为充实。第二重,明白。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常常处于各种“道理”的教化之中,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他明白的人生道理不断积累和更新的过程。

从小,我们就被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熏陶着:读《孔融让梨》让我们知道了要谦让,读《华盛顿与樱桃树》让我们知道了要诚实。我们被感染着,被教育着,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却很少思考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吗?

我们熟悉的历史大多是由故事组成的,但历史却不仅仅是故事。故事是因结论而存在的,它告诉了我们价值选择的方向,却没有告诉我们现实社会的行为选择。读史可以让我们剥掉抽象出来的逻辑关系,明白真正的人生道理。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吗?农民起义都是正义的吗?工人阶级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吗?农民的思想是僵化的吗?只有在真实的历史中,我们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三重,把握。

中国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们为什么没有走到美国的行列里去?我们为什么搞了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分化?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许多学生问我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只能告诉他们:只有站在生物进化史上,我们才能搞清楚为什么人没有尾巴。同样,只有站在晚清以来的中国奋斗史上,我们才能明白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历史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各种因素综合的必然结论;我们看到的和反思的一切,都只是历史逻辑中的一个链条。我们为什么走到了这里?只能从历史中去找到答案;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问题?也只能从历史中去找到答案。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朱光潜就是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的。

(二)踉跄而行

政治老师告诉我们,人类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真实的历史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算式的推演过程吗?历史是人的历史,它必然蕴含着人的主观意志而成为人类主动的行为选择,因此,它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能动性的。因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切观念,必然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或者是方向,或者是进度。

真实历史道路的选择,强势者(集团或个人)的主观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细想起来,它又是强势者随心所欲的吗?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是这条路走得如何,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晚年的乾隆,努力保持着“天朝上国”表面的尊严,然则几代君主的努力,最终还是无力挽回江河日下的败局。

一个考了四次秀才都没有成功的“天王”,扯起了反孔的大旗,走上了造反的道路,然而只走了十四年的“光辉”历程。

一个怀才不遇的“神童”,从改造孔子起步,七次上书,终见皇帝龙颜,轰轰烈烈的维新,杀了六人,关了两人,剩下自己在舒适的“考察”和奢侈的晚年生活中忧国忧民。

相比于前二者,真正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可能就算那帮子“道不同”的洋务派,富国强军的根本目的却导致了地方实力派的崛起和西方民主思潮的涌入,推动了中央集权专制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