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有结局(第2/2页)

从此,中国的冶铁业后来居上,产量高、易于成形是它的优点。而欧洲直到十四世纪有了水力鼓风炉,才开始有了这种液态铁,可以直接去浇铸成形了。之前,他们一直是抡着大锤子,把半熔不熔的铁坨子敲打成形,费力而且成形效果差——好在他们胳膊粗,力气大。

不过,我国这种彻底熔化后再浇铸出的生铁也有问题,虽然它比西方的铁坨子(熟铁)坚硬,但是比较脆,不耐碰击,用于浇铸农具、工具、餐炊具还行,但作不了武器,上了战场就两半儿了。所以春秋战国时代的武器还是青铜垄断的。

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前,犁尖用石头或青铜作的,不结实,禁不起蛮牛拉,所以都是人来拉犁,肩膀上起泡,很不爽。套上了V形铁刃以后,可以用牛来拉了,坚固轻便,哗啦啦地给土地开膛破肚,把深层养分翻到地面上。于是牛耕在春秋后期出现了,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牛耕解放了人们,但人们并没有因此闲着,相反更加繁忙了。人们拿着铁工具去干别的活:女孩捏着铁针和铁小刀裁缝衣服,男生攥着铁锥、铁钻雕琢漆器、木器、玉器。

当然铁器还改变了人的生活,表现为:吃到晚饭了。夏商周以来传统是一日两餐(上午和下午),现在开始吃到三餐。原因是铁制工具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刺激了人们的欲望。人们不但没有因此而轻闲,反倒越发忙碌了,以弄出更多的奢侈品,以养活更多的人口。由于忙碌,晚上需要加班加点搞生产。于是必须点上油灯,以方便干活,人们睡得也晚了。油灯遂被普及——春秋中后期的夜晚,你可以看见到处都有黄晕的灯光闪着,这是从前几千年所没有过的奇观。晚上点着灯干活,又导致了生活发生新的变化——人们被迫开始吃晚餐。于是,增为每日早中晚三餐。吃晚餐、油灯,是当时最时髦的事情,当时的大都市,到处闪着蓝幽幽的微弱鬼火。灯光可以照见饭里有没有bug!

完晚饭的人们,赶紧收拾掉碗盘,抹抹嘴抓紧干活。铁器的发展使得手上的活儿越发多了。唉!技术进步反倒催人更忙碌了。现在不也是这样吗?我每天都要敲弄计算机写到深夜,跟春秋时代做夜工的人们,一样的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