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参谋教育(第2/2页)

(3)课程多达七十余种,博而不精;内容偏重外国材料,未能“本土化”;过分注重理论,而忽略实作;和基础教育课程不相联系,难期一贯。[13]

(4)经费有限,设备不全,尚不及国防研究院及中央军校充足。由于以上几项因素,导致陆大学员的素质较先进国家低落甚多。

尤其是自抗战爆发后,中央军校学生的程度逐渐降低,和陆大教育无法衔接,导致陆大学员的素质每况愈下。[14]兼任陆大校长的蒋介石,即曾在一次对陆大学员的演讲中指出:

现在本校一般学员的精神和学问,已经一期比一期进步,但是还觉不够!尤其是比起外国一般陆大学生来,我们更是惭愧!现在本校一般毕业学生,最多懂得一点战略、战术,或是几个段落的战史,毕业以后,只能作几个命令、计划,这种学生,实际上还不够作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陆大毕业学生!……我们名为陆军大学的学生,实际上比起人家来真是差得太远,无论精神、道德、学问、技能都赶不上人家![15]

(二)部队参谋教育

部队参谋教育,可以分为陆大参谋补习班和参谋特训班的召集教育,以及各部队依部定参谋教育大纲,所办的自行训练两种。

1. 召集参谋训练

1935年于陆大内设参谋补习班,召集现任参谋人员,施以短期训练,1939年将该班分设桂林及西安两地。又为充实国军低级参谋人才,更设立参谋特训班,抽调由军官学校毕业而见习期满的优秀军官,施以训练。抗战胜利后,始先后结束。[16]

参谋补习班和参谋特训班的时间均过短,教育的内容不尽符合需要;调训期间,影响参谋业务;参谋特训班所召集的优秀军校毕业生,由于缺乏队职经历,不受部队欢迎,以致受训完毕,无参谋可当。[17]凡此种种,均为其缺点。不过由于召集人数较多,弥补了参谋人才的不足,亦有其功能存在。

2. 部队自行训练

1935年参谋本部公布《军队参谋教育大纲及计划》,通令各部队定期分批实施参谋教育,教育的课目包括战史、现地战术、图上战术、兵棋、参谋业务、兵要地理、审判勤务、动员研究、谍报勤务、剑术、马术、测图、外国语、新兵器研究。[18]1939年令各军办幕僚班。至1943年,为简化易行起见,复订幕僚常年教育办法,于各战区设参谋研究班,每期三个月;于各集团军设参谋短期训练班,每期一个月;于各军设幕僚班,不重形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