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2/3页)

官员推荐贤良,李隆基头一句就会问:“气质比得上九龄吗?”

官员一般会这么说:“虽然气质不如九龄,但论××,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有人说:“气质和九龄相差不远,××却远胜于他。”李隆基就很高兴,让那人赶紧来见,等见了面,瞧见被推荐者不是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更不是生得气质非凡的主,李隆基就显得非常失望。

就是这样励精图治,才使得在开元全盛的几年,大唐兵力雄厚,每战必胜,百姓安居乐业,大米堆在仓库中,吃也吃不完。

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一起造就了大唐最辉煌的开元盛世。

何谓开元盛世?

《通典》记载——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当时恶钱比较泛滥),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丝绸一匹一百元)。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全都是商铺和酒楼,酒肉美食丰盛)。每店皆有驴凭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每个店铺都有驴供客人乘坐,片刻就能跑几十里,被称作“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全都是店肆,经商和旅行的,跑几千里地都不必带防身用品,社会十分稳定安全)。

大唐盛世,各国纷纷来朝,唐人风范,远播西亚和东洋。才子、佳人,也都满怀希望地跑到长安,寻求他们的梦想。各国商团、留学生、游客、移民者,远跨数千里沙漠,横渡万里海洋,也一定要目睹大唐的风采。整个东半球,沉浸在唐风之中,外国学者,均因能讲汉话、能吟诗而自豪(虽然有点儿走样)。

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风流大唐,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

【梦回长安】

安倍睛明说:“这只蝴蝶是当年空海和尚从中国长安带来的,所以不敢丢弃。”如果有谁认识日本的朋友,可以指给他“安倍睛明”四个字,问一下认识不认识。大唐风骨,东瀛尤存。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的某一天,李隆基哭了。那个名叫井真成的日本留学生去世,让这位大唐的皇帝感伤了一回。和井真成一样,几千名日本留学生,远渡重洋,翻越险阻,到达长安。

日本鬼灵二年,也就是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日本派来了第九批遣唐的学生,这一次一共有五百多人。

长安和洛阳的景象,震惊了所有曾经神往这两座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的人。梦寐中的长安,竟然还是无法和现实中的大唐国都相比,那是怎样一种恢弘的气象啊!震惊中的同学,有一个显得相当淡定,但内心一定是火热火热的。

他刚刚十九岁,在日本,父亲是一名五品的官员,所以他才能蹭上遣唐的这艘大船,一般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眼下的大唐不是靠拼爹就能实现目标的,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什么都得靠自己的奋斗。

比方说这五百多人,下了船学习上一段时间(分人不同,有的得好几年,有的时间不长),就得参加科举考试。考试之前,日本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书目有《礼记》《周礼》《诗经》《左传》《论语》等经典,另外,想要文采飞扬,就必须额外阅读无数著作。

等考试完了,有司会根据你的评卷成绩和实际才能,作出不同的安排。他还不错,学习刻苦,人又聪明,别人学三个月的东西,他只用一个月就能完全掌握。所以科举的时候,很多人着实被这家伙震惊了一把。几年后的进士科考试,许多极具刻苦精神的日本学生一举中的,力压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