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3/3页)

一个是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一个是左军节度薛讷。

解琬,牛人,魏州元城人,武则天时期一直到李隆基时代,荣宠始终。

薛讷,牛人,字慎言,小说说他字丁山,父亲薛仁贵。李隆基接见他,提起他父亲,说:“卿父勇猛罕见,古之未有!”当然,薛讷只学来薛仁贵不到一半的本事,却也能成为天下数得上的良将。

玄宗讲武,几天的阅兵,产生了两个效果:第一,树立了李隆基的威信;第二,害死了唐绍和郭元振。

原本,人家郭元振没死,而且流放新州后不久,就被李隆基起用为饶州司马,李隆基是真不想让他死。可是郭元振实在是不太了解新皇帝的想法,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要拿他干什么,心里受不了这个打击。

郭元振要去鄱阳赴任,心里头想不明白,难受死了,一口气上不来,便被这个年轻人活活给气上西天了。可见,一个聪明人,如果不善于揣度圣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是李隆基玩死了郭元振。

宰相也有点小问题。

新上位的燕国公、中书令张说同志,才华横溢、文韬武略,当朋友讲义气,却跟另一位超重量级的人物不和。

这位仁兄,就是姚崇。姚崇处世圆滑,精明强干。两人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喜欢抬杠。两人闹腾起来,竟然动起了真格,目前没迹象显示两人究竟为何不和。

张说还让人在李隆基面前说姚崇的坏话,比方说姚崇思想品德太坏之类的。张说讨厌姚崇,已经到了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地步。姚崇同志还是很淡定的,他身体不错,性格豪爽,原计划好好干下去,却不料和张说亲近的那几个人(比方说御史大夫赵彦昭)老是在皇帝面前骂他。

姚崇现在还不在长安,而是在同州当刺史。

在朝廷的人想要坏在外头的人,还是非常简单的。在这里要先谢谢李隆基同志,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擦亮双眼,认清形势,并不听谗言,头脑能这么清楚,实在值得昏君们学习。

但张说急了,他蹦蹦跳跳地来到大家面前,每天都商议如何把姚崇赶出朝廷。有人提议,骂姚崇危险系数太大,不如夸他!张说的面部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笑了。

第二天,姜皎上奏,“河东一团糟,陛下想要找一个有才能的人去,就一定要选贤德的姚元之,臣以为别无他人!”

李隆基呵呵一笑,看着他这个昔日的好友(姜皎),当庭大怒,指着姜皎破口大骂道:“这都是张说的意思,你别以为我不知道!”

姜皎当场吓得腿软,磕头求饶。张说的计划彻底失败了,因为姜皎走后,李隆基就趁着生气的劲儿,下诏让姚崇进京,且亲自接见,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