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美国人是怎样用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原则与个人主义进行斗争的[2](第3/5页)

[2]这一章在手稿中所用的标题为:论作为理论学说的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

[3]“民主摧毁了奉献的本能,我们必须建立起奉献的理智。”(草稿,卷1)

[4]民主让每个人只考虑自己;另一方面,理智和经验告诉我们,人有时候还是需要考虑别人的。

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理论学说作为人类行为的主要规则在各个时代都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但是在民主时代中个人利益完全统治了人类的道德世界。

[边上写着]野蛮人强迫每一个人都只为自己考虑,而民主是让每个人自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草稿,卷1)

[5]在贵族国家中,人们了解自己的利益所在,但是理论学说却十分蔑视这种情况。

在民主国家中,人们主张德行和利益应当保持一致。

[边上写着]我需要用美国人的例子来证明着这个观点,因此为了弄明白这一点,我必须尽快完成这项工作。(草稿,卷1)

[6]手稿中的一条注解指出这句引用是属于《考验》第二卷,第16章的。托克维尔庄园的图书馆中藏有这部作品从1600年开始的三卷的版本。

[7]部分的知识教化让人们开始发现自己的利益与他们的同胞是不同的。大量的知识则会让人们明白这两种不同的利益是会变得相融的。

三个连续的阶段:

1. “无知阶段”。

本能的风险。

2. “半开化阶段”。利己主义。

3. “完全开化阶段”。自我奉献将经过深思熟虑。

有两种方式可以让一个国家明白这一点。

1. 经验。2. 知识。

对于政府来说最为困难的任务并不是管理人民,而是教导人民自己管理自己。

一个糟糕的政府能造成的最坏的影响并不是它自己所做的恶,而是它在人民心中所植入的恶。(草稿,卷1)

[8]“美德之‘美’是贵族社会之下的道德主义者最喜欢谈论的话题。而在民主社会之下则是美德的‘作用’。”(草稿,卷1)

“对于利益的正确理解并不会与善的无私进步相对立。这是两码事,但却互不冲突。对于一些伟人来说,这种学说是不够的,他们能穿过这种学说并能超越它,而普通人却只能止步于此。”(YTC,CVk,1,第85页)

[9]“地方制度的功能是为了建立民主中的共同利益中心。国家利益是不够的。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人们见到彼此,了解彼此,具有共同的观点、情感是非常必要的。”(草稿,卷1)

[10]这一章节草稿还有如下片段:

利益的学说。

[边上写着:这部分内容也可以放在情感和喜好的内容之中。多考虑一下。]

美国人并不是以一种站在高处的角度来看到人类的行为的。利益的学说在美国被人们公开信奉,在别的地方也是如此。人们在努力将它变为一种社会学说。实际上这种学说让社会变得以一种更为舒适的方式向前发展,而不是以一种更为堂皇的方式。

(或者将这一点放到我将宗教描述为政治元素内容的之前或之后。)

总的来说在民主国家中,尤其是在美国,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如下两种:1. 利己主义让人们变得只关心自己;2. 人们的精力都集中在了物质之上。

因此只有在这两个观点说明之后,才能论述这个问题;这一章只是它们的推论。

首先我要向人们展示的是,美国人普遍被导向只重视自己的利益;其次,他们将这种行为方式变成了一种哲学理论。

民主社会的立法者是无法阻止这种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的,他们只能尽力去实现它,让人们能真正地对行善感兴趣,或者至少将它向人们解释清楚。在任何社会中它都是有效的,在人们享受不到柏拉图式享乐的社会中更是如此,以及当人们看到另一个被人忽视的世界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