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民主时期的文学特征[1](第3/8页)

在民主制度下,不是每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受过文学教育,而且那些在搞所谓的纯文学的人,大部分也都是在同时涉足政治或其他行业,他们通常只是时不时抽空去体验一些精神上的享乐。因此,对他们来说,生活中的主要乐趣并非来源于这种享乐,这种享乐仅仅是对终生劳碌的一种暂时性的和必要的排遣。这样的人肯定无法深刻地理解文学和艺术,甚至还没有达到足以欣赏文艺之美的地步。他们很难体会文笔的微妙差别。他们只花很少的时间进行写作,所以都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写作时间。他们喜欢那些价钱低廉、很快可以读完并且浅近易懂的书籍。他们所追求的美,是那种他们一看就入迷和可以随时欣赏的浅显的美;而他们特别需要的,是那些让他们有新鲜感和出乎他们意料的东西。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既有冲突而又单调的现实生活,所以他们所要求的,是使人能产生感情冲击的东西,是使人惊奇的妙笔,是真伪明显、立即感动他们和仿佛有一股力量在驱使他们马上动笔的故事情节。[12]

我觉得已不需要再赘述,不用解释,谁都可以知道我以下将要说的东西。

总而言之,贵族时代的文学喜欢描写秩序、规律、科学和艺术,但民主时代的文学却与之不同,通常来说,它不注重形式,有时甚至轻视形式。在文体上,它通常显得杂乱无序,冗长而啰唆,但几乎又总是热情奔放。它的作者们往往文笔细腻,并且喜欢追求快速。因此,从数量上来看,短幅作品往往多于巨幅长篇,作者靠的是才气而不是实学,作品常常富于想像但是缺乏深度。你可以在这种文学中看出一种粗野的,甚至是蛮横的力量在统治着思想,不过作品却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产量非常惊人。与其说作家们追求的目的是使读者获得快速的慰藉,还不如说是使读者感到惊奇。作家们追求的不仅是让读者享受到乐趣和美,还要让读者感到激动和兴奋。

当然,偶尔也会一些作家另辟蹊径,而如果他们才华横溢的话,那不管其作品好坏,他们都会赢得一批读者。但是,这种例外情况毕竟少见,而且从作品的总体来看,这些作家往往会脱离了常规,但是在细节方面他们最终还要依循常规。[13]

以上两种情况是相对极端的。但是,没有哪个民族能够立即由第一个极端转移到第二个极端中去,只能通过无数的阶段渐渐地过渡。在引导一个崇尚文艺的民族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的过程中,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民族肯定会经历一段过渡期,以便让民主国家的文学天才和贵族制国家的文学天才能够相遇相知,最后一致表示愿意去共同给人的精神带来影响。

虽然这段时间只是过渡性的,但还是会大放异采[14]:作品丰产并且不会有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活动积极并且井然有序的。18世纪的法国文学就是这样。[15]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一个民族的社会情况和政治制度永远地决定了它的文学。我知道,除了以上这两个决定因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使文学作品产生某种特点的原因。但我认为,社会情况和政治制度是关键因素。

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政治情况,和它的作家们的天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在完全了解前者的情况下,才可能完全理解后者。

注释


[1]1. 严格来说美国人是没有文学的。它们的文学作品都是来自英国,或者说他们是根据英国人的喜好来写的。

2. 这是由于一些特殊和暂时的因素,因此必然不会妨碍我们对民主国家中的文学本性进行探查。

3. 若所有的阶级都是非常明显的,人也是在各自的位置无法改变的,文学生活就像政治存在一样存在于上层阶级。在这些固定的规则里,传统的文学习惯、艺术性和精致性,完成的细节,对风格、形式的喜好……都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