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宗教在美国如何能够利用民主的本能[2](第3/6页)

在基督教身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社会和政治情况对宗教信仰施加的这种影响。

当基督教开始出现时,上帝显然已经为它的来临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就是,把大部分人集结起来,让他们变成罗马皇帝麾下一支庞大的部队。这一大群人虽然彼此存在很多差异,但他们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必须遵守相同的法制和规定。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与皇帝的高高在上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而在全体层面,他们与皇帝相比,关系又都是平等的。

当人类处于这种特殊的新境况之中时,自然会接受基督教所宣扬的一般真理,而这也是基督教能在当时迅速地深入人心的原因。[6]

然而,罗马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经彻底垮台了,原先受其统治的所有民族又重新独立起来。并且,不久以后,民族的内部一些阶层不断壮大,开始出现了种族间的差别,而这种等级性又使得每个民族分裂成许多小团体。每个民族都出现这一趋势,似乎要把人类社会变成成无数的碎片。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也没有放弃它一向宣扬的一般观念,而是尽力为这种趋势做好准备。而创造和庇护万物的唯一的上帝依旧得到人们的崇拜。不过,所有民族、城市和个人都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某些特权,受到至高无上的上帝的庇护。由于唯一的神无法分身为多个神,所以他们只好增加神的使者的数量,并授予这些使者过高的权力。于是,大部分基督徒几乎把对天使和圣徒的崇拜转变成某种偶像崇拜。人们开始担忧基督教是否也会变成之前已被其击败的那几种宗教。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类中各个民族之间的隔离障壁和每个民族内部的公民之间的隔离障壁的逐渐消除,让人们接受关于唯一且万能的存在的观念并且认为这个存在能够平等地并以相同的方式将法律施于每个人就变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民主时代,不把人对上帝的使者的崇拜和对上帝的崇拜相互混淆是首要之事。

还有一个真理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民主时代,不该让宗教的表面仪式给信徒带来过大的负担。

在论述美国人的哲学方法时,我曾经讲过,在人人平等时代,人最厌恶的就是自己的观念必须服从于形式。在这种时代,人们对于以图像渲染事物的做法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象征手法只是一种掩盖真相的把戏。他们轻视宗教仪式和礼拜的细节。

在民主时代,那些负责规定宗教的外在形式的人必须审慎考虑人们智力的这种自然本性,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我坚信,形式是完全必要的。[7]形式会让人们热爱抽象真理的思考,这会驱使人去追求真理和相信真理。我不认为一种宗教能够在脱离外在仪式的情况下生存下去。但是,我同时又觉得:对于我们正在步入的时代,过分强调宗教的外在仪式也是极其危险的;当然,有必要保留一定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必须以延续教义本身的绝对需要为限,毕竟教义才是宗教的本质[8],而礼拜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在人们越发变得平等的时代,拘泥于细节、墨守成规、迫使信徒遵守清规戒律的宗教,很快会失去人心。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这样反驳我的观点:宗教追求的目标是一般和永恒的真理,因此它要保持自己的本质,不能随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的变动而改变其目标,如此才会使其永远保持权威性。然而,我对此的回答依旧是:我们不能把一种信仰得以成立和神学家们所说的信条得以建立的那些主要观点,和由这些观点衍生出来的从属观点相互混淆。无论一个时代的特征如何变动,宗教都必须经常坚守前者;但在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人们已经习惯于人间事物的永恒变化而不愿意墨守成规的时候,宗教也应该谨慎地和后者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在我看来,表面的和次要的事物的不变性只有在社会的发展停滞不前的时候才可能持续下去。在其他情况下,这种不变性其实是十分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