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宗教在美国如何能够利用民主的本能[2](第2/6页)

如果宗教领域也像政治领域一样失去权威,人们立即会对由此产生的境况感到惶恐不安。事物这种频繁的变动性,会使人们感到不安和疲倦。一旦精神世界的大厦发生动摇,人们就会力争在物质世界建立稳定的秩序。然而,他们这时已经无法恢复昔日的信仰,只能把自己的统治权交到一个人手中。

在我看来,人们无法同时保持宗教的完全独立性和政治的充分自由。我一向认为,如果人没有信仰,他就一定会走上受人奴役的道路,而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信奉宗教。

因此,在所有人都身份平等的国家中,宗教的这种重要功能体现得最为明显。

虽然平等能带给人们很多益处,但是也可能会让人养成一些非常危险的秉性,我将会在后面探讨这一点。平等让人们变得独立,也容易让人们变得自私和陷入贪图物质享受的境况。

宗教的最大作用就是唤醒与上诉秉性相反的。

所有的宗教的目的就是试图让人们去追求俗世幸福之外的事物,从而让人的灵魂获得提升,进入到这个现实世界更加美好的天国之中。所有宗教都在教导每个人都要对人类承担某些义务,或者和他人共同承担这些义务,不应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应该多关心别人。甚至那些最虚伪和最危险的宗教也会这样做。

因此,信奉宗教的国家的长处,恰好是民主国家的短处。这一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在身份平等的同时维持宗教信仰对所有人的重要性。

上帝通过超自然的手段让人们接受宗教。我既没有权力去考察也不想进行考察这一手段。我仅仅是基于人心的角度去做这种考察。我想知道,当我们即将进入民主时代时,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持宗教在这种时代中的影响力。[4]

我已经说过,在文明普及和身份平等的时代,教条性信仰只有在费尽一番功夫之后才能深入人的精神和思想之中,并且,正是宗教使人感到迫切需要这种信仰。首先,这说明了,在这样的时代,宗教比在其他任何时代都需要更加谨慎自重,不要超出固有的范围。其中的原因就是,一旦宗教想把自身的权力扩展到宗教事务之外,就可能在一切事物上失去威信。因此,宗教应当设定自身的活动范围,并且只在这个范围内去影响人的精神,而对于这个范围之外的事物,则应该保持放任自由的态度。

穆罕默德自命天子,他把宗教教义,还有政治原则、民法、刑法和科学理论都通通放到《古兰经》中。但是,基督教的《福音书》却只讨论人与上帝和人与人之间的一般性关系。除此之外,它不教导其他的东西,也没有规定人们必须信仰什么。先不说其他的理由,单单这一点就能够证明这上述两种宗教的前者在文明和民主时代无法发挥长期的统治作用,而对于后者来说,无论在什么时代,它都肯定可以发挥这种作用。[5]

如果深入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从人的角度来讲,如果宗教希望民主时代生存下来,只是谨慎地在宗教事务的范围之内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方面上,宗教的力量还取决于其信仰的性质、外在形式以及其规定的义务。

对于我在之前提到的关于平等使人们产生非常一般和广泛的观念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宗教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彼此身份平等的人通常容易持有关于单一神的观念,并且倾向于认为这个单一的神给所有人制定了相同的准则,让每个人在来世都能获得平等的福祉。这种所有人都相同或相似的观念,一直不断地诱导人们产生认为造物主也是一致的观念。相反,在人们相互隔离或差别巨大的情况下,存在多少种民族、等级、阶级和宗教,就会产生出多少个神,并各自说明了通往天国的无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