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为何美国人比其祖先英国人更倾向于一般观念(第2/7页)

而对于生活在民主国家的人来说,他们会发现彼此之间相似度越来越高,差异越来越小,所以,他们的视野会囊括到全人类,而不只是注意到人类整体中的某个部分。在他们看来,只要是适用于自身的真理,同样也可以适用于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同胞。[6]他们一旦在自己苦心从事或者最感兴趣的研究工作中养成了喜欢一般性观念的习惯,就会把同样的习惯迁移到其他的工作中去。这样一来,找出所有事物的共同准则,把大量事物置于同种形式之下,用一种解释来阐述无数事物,这样的行为就会变成人们在思想上的一种狂热却往往盲目的激情。[7]

最能证明我上述观点的准确性的,便是古代人对于奴隶的看法。

人与人之间是相同的,生来就具备平等的自由权利,这本该是一个非常一般性而且极其简单的道理。但是,即使是罗马和希腊的那些最聪慧博学的天才也从未达到过这样的思想境界。他们所一直尝试的,就是用种种证据来证明奴隶制度的合理性,证明这种制度应该永存不朽。然而历史资料告诉我们,古代的某些名人在解放之前都曾是奴隶,而且还留下了不朽的传世巨著。他们也曾目睹经历过今天这样的奴役现象,但那时的他们却认为奴隶制度是合理的。

古代的所有大作家们,要么属于奴隶主贵族阶层,要么认同当时的贵族制度。即使是在他们的思想传扬开来之后,他们仍未走出贵族制度的思想范围。直到耶稣基督降世之后,他们才开始教育人类:人人生而平等。[8]

在平等时代,所有人都相互独立,但同时也相互孤立,处于软弱状态。所有人都会认为,不应该存在上层意志来一直指导人类的行为。所以,在这样的时代,人类似乎都在自顾自地向前发展。这样一来,人类就必须得去探寻是哪种因素对每个成员都发生了相同的作用,并让我们自愿走上同一道路,以解释这世上的一切。自然而然地,这种探寻会促使人类的大脑总结出一般性观念,并使得其偏好使用一般性观念。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已提到过,出身的平等会导致每个人都想要亲自探寻真理。以此可以看出,这样的因素也会是每个个体的思想都更倾向于一般性观念。

当我放下阶级身份,抛开我的职业和家族传统,规避前人的影响,凭借自己的理性去探寻自己的道路之时,我会自然地倾向于从人的本性中寻找会导致自己如此观点的原因。因此,我就自然而然地会在无意识中获得数量庞大的一般性观念。[9]

这便足以说明,英国人为何并不像他们的后裔美国人及他们的邻居法国人,不会那么喜欢把观念一般化,以及为何如今的英国人在这一方面要比其祖先更为明显。[10]

英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兼具开明和固守品质的贵族制民族。他们文化传统的开明,使得他们不断地追求极具一般性的观念,但同时,他们的贵族制度,又使得他们受缚于个人观念。所以,英国人的哲学,胆大又怯懦,大度又狭隘。时至今日,这样的哲学依然影响和控制着英国人的方方面面,而他们的思想也一直受到限制,甚至停滞不前。[11]

一般性观念受到了几乎所有的民主国家的偏爱,而且这些民主国家都在积极地追寻这种观念。除了上文所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在影响着这一现象的形成,虽不明显,却也不微弱。

首先,我们必须将一般性观念区分开来。有的一般性观念是经过长期、细致、精益求精的智力劳动获得,而只有依靠这样的观念,人类才能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

而另一些一般性观念则是思想上灵光乍现的结果,产生过程较为简单。但它们会让人们形成的观念非常肤浅,而且不太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