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版译后记(第2/2页)

为了反映从早期到晚期、从非正式到正式、从粗略版到精炼版的托克维尔著作之间的风格和时间变化,这些不同的材料对于翻译人员而言是一个主要的挑战。尤其是在某些草稿中,翻译者必须设法复制托克维尔的试探性和混乱感,并用不完整的、破碎的或者模糊的句子将其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原文的多层次性需要用与之相似的措辞进行翻译,但与此同时,其在措辞上还要体现托克维尔的原著中所含有的关键性变化。各个阶段的手稿异文需与最终文案相匹配,在它们大体相同的地方进行调和,在托克维尔的词汇或意义上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做出改变。

翻译行为能够让人更好地了解原作者。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家那样,托克维尔的作品有特定的文体特质,为了忠实于原著,翻译人员必须抓住这些特质。

大体而言,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托克维尔在第一卷中的句子比在第二卷中的句子更为密集和紧凑,第二卷显得更为抽象和开放。在第一卷中,他的句子似乎通常由简短的修饰性短语组成。这种差异更能够凸显第二卷的抽象本质,但它同样将第一卷中更为详细的、具体的历史题材呈现出来。

托克维尔通常用生动的文字描述进行总结或是在单一的图像中表达他的想法,他希望借此吸引他的读者,甚至说服他们。为了描绘这些图像,他重复使用特定的词组。例如,他最喜欢的画面性词语包含了光明与黑暗、眼睛与观看、阴影与昏暗的光线,与运动有关的影像;不断上涨的洪水或湍急的河流的戏剧性画面;以及圆周、球形和融合了梁柱及道路的几何图形。为了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我始终谨慎地重塑这些文字性画面。这样的例子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处处可见。

托克维尔的作品有一个主要的特点是他对于平行结构的依赖性:类似或相匹配的句子、短语,甚至是词语。我曾尝试保留这些相似之处,因为它们揭示了托克维尔是如何习惯性成对式思考,尤其是在形成了鲜明对比的地方,我将他的这一特点称为“成对式张力”。

托克维尔的作品还有另一个特点,它是用演绎法推理的,甚至可以说它具备三段论特性。这是他的思想所具备的定义性特征之一。在《论美国的民主》中,他频繁使用一系列段落或句子,甚至是由一系列短语组成的长句,呈现出演绎式理念。他著作中的许多段落在本质上都采用了复杂的三段论法。他试图用纯粹的逻辑力量来吸引读者的目光。托克维尔同样用严密的逻辑顺序介绍他的想法:因为……并且因为……所以……;或是……此外……因此……(尤其是在第一卷中,donc和ainsi是他最喜欢的词语)。作为一名译者,我同样试图保留三段论法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