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朝第一刀(第4/12页)

洛阳宫廷弥漫着重重杀气,尔朱荣的一道表章终使孝庄皇帝宝刀离鞘。

身在晋阳的尔朱荣在奏章中说:“参军许周劝臣取九锡,臣万分讨厌,把他赶走了!”从奏章中可见尔朱荣及其部下的放肆嚣张。

尔朱荣拥立元子攸称帝,封大将军、太原王。平定葛荣之乱,官拜丞相、太师。打败白袍军,赶走陈庆之,收复洛阳,实在无官可赏。孝庄帝别出心裁,赐尔朱荣“天柱大将军”,取擎天柱之意。后燕慕容垂时代用过柱国大将军,天柱大将军实为孝庄帝巧思。如今尔朱荣平定四海叛乱,赏什么?总不能赏个副皇帝坐坐吧,只剩下九锡。

九锡本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皇帝赐给大臣最高礼遇的象征之物。问题在于,王莽、曹操、司马昭、刘裕、萧道成、萧衍都曾接受过九锡,他们或者他们的儿子均改朝换代,“九锡”几乎等同于“篡逆”。许周劝尔朱荣取九锡,等于劝他篡位。尔朱荣竟然敢于将部下劝进的事告诉皇帝,根本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尔朱荣什么意思呢?元子攸反复琢磨,尔朱荣有可能试探他,“我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赏赐。”尔朱荣确实功高不赏,不管怎么说,九锡不能给。九锡会给人误觉尔朱荣取得王莽、曹操等人拥有的天命。既然尔朱荣斥责许周,那么将计就计,装一次糊涂,孝庄帝下诏褒奖尔朱荣。

尔朱荣讨了个不自在,本意提醒孝庄皇帝自己平定天下功高盖世,加九锡不为过,谁知皇帝不接这茬儿。

双方摩擦不断,尔朱荣希望通过亲信官员把国家权力握到手里,偏偏孝庄帝极为勤政,晚睡早起,事必躬亲,不肯放权。孝庄帝假手吏部尚书李神俊掌握组织部,控制天下官员任免。

尔朱荣想赶走李神俊,故意任命一位平民去曲阳当县令。任命意见送到吏部,李神俊认为此人根本不入品。孝文汉化的北魏国委任官员注重品级,即九品中正制,一个不入品的平民岂能当官。李神俊拒绝批准,重新任命旁人。尔朱荣立刻派人护送自己人上任,给吏部委任的官员一顿老拳,打出曲阳县。李神俊又气又怕,干脆辞职不干。正合尔朱荣心意,副总理尔朱世隆兼任组织部长。

尔朱荣控制吏部,开始对河南下手,吏部草拟文书委任北人去河南做官。河南是汉化大本营,支持孝庄帝的老巢,水泼不进,针扎不透。这是最后一块阵地,孝庄皇帝拒绝任命任何一位鲜卑武人任职河南。为此,大宰元天穆和皇帝翻脸,不惜恫吓道:“天柱大将军有大功于国家,为国宰相,即使请求更换全天下的官吏,陛下您也不能违背吧,何况不过调任几个州的官员,如何不准!”

面对咄咄逼人的元天穆,孝庄帝不害怕,正色道:“天柱大将军若不为人臣,朕也可以让他取代,若守臣节,绝无更换天下百官的道理。”

尔朱荣的愤怒可想而知,我平定天下你不赏赐倒也罢了,舍不得那些破烂衣服、车马、弓矢,我不要行不行。用几个人都不可以,太过分!尔朱荣恨恨道:“天子之位靠谁坐上的,如今我的话也不听!”

双方撕破了脸,矛盾表面化,谁都不掩饰不满的心情。孝庄帝的亲戚城阳王元徽,那位被广阳王元深偷了老婆的元徽,侍中李彧,汉化贵族杨侃、高道穆、元罗等人凑在一起密谋除掉尔朱荣。

进京

山雨欲来风满楼,洛阳和晋阳城中的凉风弥漫着潮湿的烟雾。双方要摊牌了,尔朱荣从晋阳向朝廷上书,要来洛阳照看皇后分娩。尔朱皇后怀孕八个月,作为父亲来看看女儿,要求合情合理。

孝庄皇帝清楚,尔朱荣来者不善。尔朱荣新近荡平天下,威震四海,朝廷非但未能给予赏赐,反而处处与他作对,人家是来讨说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