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南宋亡国(第4/5页)

宋军引以为豪的大船被蒙古军放在江中的荆棘和钢条挂住而无法行动的时候,蒙古军乘着小船过来,向宋军的大船上射火箭。宋人见大船起火,慌忙逃到岸边,可是在岸上又被埋伏在那里的蒙古军攻击。

宋军引以为亲的水军被蒙古军击溃了。范文虎率领的十万水陆军乃是南宋的中坚力量。这次失败之后,南宋已经失去了战意。

一二七一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南宋朝廷放弃了襄阳和樊城。一二七二年,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募集了三千士兵,以张顺和张贵为将,前往援助襄阳。

这支敢死队冲破汉水的封锁,进入襄阳。但是张顺在入城前便已战死,而张责则在回去的时候被捕,因为拒绝投降而被蒙古军杀害。

襄阳守将吕文焕虽然连战连败,但是依然顽强不屈,指挥着守城将士进行了勇敢的抵抗,令忽必烈束手无策。

此时,畏兀儿将领阿里海牙献计说:“听说伊利汗国有一种射程很远的巨型攻城炮,不如拜托阿八哈殿下,派来一些可以造这种炮的能工巧匠,或许能够派上用场。”

忽必烈接受了他的建议,向继承旭烈兀汗位的阿八哈派出使者,要求他派出造巨炮的工匠。

于是,阿八哈派出了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两个工匠,二人来到中原之后,马上造了巨炮,并在大都的宫殿前进行了演习。

这种巨炮能够发射比蒙古的弩炮大十几倍的石头,射程也比蒙古的弩炮远十几倍,能将目标轻易粉碎。

忽必烈看了演习之后,惊叹不已,对巨炮的威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有了这等巨炮,呂文焕也不得不服了。”

这种新兵器在一二七三年一月便投入到攻打樊城的战斗当中。樊城的城墙和城楼都被破坏。

“那是什么?”

守将范天顺大惊,忙问自己的部下。但是他们也都不知道。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兵器。

蒙古军在使用巨炮的同时,还使用弩炮发射燃烧的火炭。樊城有很多地方因此着火。

守城的士兵看到飞来的石块和火炭,顿时失去战意。此时,蒙古军从外城的突破口攻了进来。

吕文焕在对岸的襄阳城眼睁睁地看着樊城即将失陷,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此时的江面已经被蒙古军封锁,即便想去救援,也无法到达对岸。

很快,樊城失陷,守将范天顺誓死不降,自尽了。副将牛富则带着百名部下进行了最后的突击,在刀折箭尽之后,这些顽强不屈的将士投身到火海中,壮烈自焚了。

攻陷了樊城的蒙古军,将巨炮放在该城的城墙上,将炮口对准对岸的襄阳城,开始射击。遭到这样的攻击,吕文焕也无可奈何。

一二六八年十月开始守城,至今已经过了五年,襄阳城中的粮食已经用尽,守城的将士在巨炮的攻击下,士气低落。

刘整以前和吕文焕的关系很好,看准这个机会,他开始劝降。

阁下孤军奋战,已历数年,作为武将,已经尽了自己所能。现在贵城处于我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连蚂蚁都逃不出去。可汗非常欣赏阁下对宋的忠诚,阁下继续抵抗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弃暗投明,将会得到可汗厚遇,而且还能保住将士和城内百姓的性命。”

刘整命人用弓箭往城内射去了劝降信。

接着,阿里海牙为了显示诚意,走到城墙边,折断了箭。

吕文焕召集亲信商议,取得全军将士和城内百姓的同意,决定投降。

吕文焕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按照之前蒙古军的做法,开城投降之后,将士和百姓都会遭到屠杀。虽然吕文焕自己不愿苟活于世,但他还是想靠着自己和刘整的关系,保全麾下的将士和城内百姓的性命。

但是,吕文焕没有想到,忽必烈不但没有杀他们,还对他和他的几个部下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