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365个故事365里路(第4/5页)

接着,他关掉大教室的灯,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大家闭目静思。五分钟后,音乐结束,灯光亮起,课堂里闪闪烁烁的,尽是泪光。

教授接着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我们累积的负能量信息,是从社会广大的正能量信息中剔除出来的。它是正能量的观照,是明辨是非,为社会病理寻本溯源的介质。

但是,这些,你必须倾倒出来。

4

通常,一个人容易从他的“出身”里找到表达的方式,形成话语的风格。“纪检”这种背景里的作家,必然有话题的诸多顾忌,表达的诸多障碍。出于身份的严肃性,我们慢慢养成了“说大、不说小”的习性。具体说,就是宣讲政策、解读纪律、破译重点案例的时候,口若悬河,说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则寥寥数语,甚至三缄其口。但是纪检事业完全又是做“人”的工作,做“人情、人心、人性”的工作,时间长了,感动太多,感慨太甚,感悟太深。心中有事,久憋成患。即便不为自己,从做人责任与角度担当出发,我也需要把从业心得与人们分享。事以知之,情以动之,理以晓之,我认为这应该算是尽一份本职。

长期以来,纪检这条战线沉在沧海之中,其力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着看不见的波澜壮阔,有着听不到的声情并茂。清风不弄潮,浑气来作浪,这条战线的苦心与辛劳,往往被神秘的面纱笼罩,被误读的雾霾覆盖,太多的故事在口传之间变形走样,最终成了八卦。而八卦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像游戏,像编排,文过饰非,无奇不有。

“刚到两天,他就爽快地交代了100多万元的受贿数额,还意犹未尽,搜肠刮肚地回忆。如此‘好态度’,让人心里打鼓,叫他不要急,先静一静,想清楚后再说。经过核实,竟然只有60多万元是真的。原来,他精神一直高度紧张,认为多讲就是态度好,可以得到从宽处理,否则就要‘吃苦头’……事后,他感慨万分,说进来之前,大家都认为没好日子过,不如多说点,让办案人员满意。”

“老婆捉奸在床,他写血书发毒誓痛改前非,仕途并未受影响。开始还重合同守信誉,不久又旧病复发,拿贪的钱去博女子一笑。但那女子并不满足,竟要鸠占鹊巢,并以举报发艳照要挟……”

比如,同行谷先生向我讲述的此类故事,在反腐传闻中并不鲜见。我们听到这里,倘若没有一个真正的知情人来告诉你结果,“八卦”给出的答案,一定是“指标反腐”“小三举报,妻离子散”,因为“无官不贪、一贪惊人”“小三挥霍、二奶反贪、妻子反目,家破人亡”几乎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一种俗成逻辑。可真相呢?亲历这件事的谷以成告诉我:“纪委帮他一一核对,否定掉7笔受贿,准确裁定为637900元。”而另一起“二奶腐败”的结果是:“老婆知道了,平静地说你赶快去自首吧,这样才能一了百了。不管坐多少年牢,我和儿子都等你。”

真正反腐的最终一定是“正能量”,扭转乾坤的一定是大法大德、依纪依法,大情大义、真情实义。

我曾几次参加巡视调查工作,也在办案点蹲点参与审查涉腐官员的专案工作。一个组就是一个按照组织原则和科学标准建立的临时工作队,专业的调查、侦查、案审、财务、审计等人员一应俱全,任何环节不落实,任何细节不准确合理,就根本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工作。在这里,谁都无法“任性”。

诸多的故事,难道不能以正视听,难道不够振聋发聩,让听者动容?我们为什么不去传播这些故事呢?此情此义,在日前的世风下,难道不是一场润物好雨!从另外一个更为开阔、更为感性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这份事业开宗明义,广布正道。我想,这大概也是我的一些同行,纷纷把这些填埋在心里的故事拿出来,随时准备大白于天下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