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笑谈渴饮倭奴血(第6/14页)

官兵齐呼:“抓活的呀,抓活的呀!”一边喊一边打倒了两个哨兵。山顶的日军不少,还有一门山炮,但听到外面呼声震天,不知道来了多少兵马,连抵抗都不敢抵抗,就逃下了山。

因侧击地点并非连绵起伏的深山区,日机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种飞机是德国送给日本的容克式轰炸机,比日军在淞沪战场上使用的飞机还要先进,俯冲投弹及机枪扫射的命中率很高,其凄厉的尖叫声也足以摧毁人的神经。

有一段时间,地面部队可以用机枪或步枪齐射,将飞机给打下来。后来日军在飞机腹部加装了一层钢板,便拿它没办法了。

第134师占领马鞍山,几乎兵不血刃,但在飞机的肆虐下,伤亡了二十多人。为免增加更多的无谓伤亡,杨干才传令撤兵,临走前,因带不走山炮,就用手榴弹将其炸毁。

第133师发起侧击后,吃的也是这个亏,夏炯的师部被日机轰炸,特务连也伤亡惨重。

虽未能取得重大战果,但侧击仍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由于第二十军的骚扰式进攻,第40师团的先头部队重松支队被迫将预备队留下应付,先单独进入山区,随后便跟杨森所指挥的第五十八军不期而遇,撞了个满怀。

第五十八军虽系云南地方军,却是“中央军”的甲种编制,坐拥三师十二个团,且此前未受过大的挫折,战力正强。而从第40师团到第十一军总部,对幕阜山的中方布局均云里雾里,重松支队竟然还以为前方一片坦途哩。

在迫击炮和手榴弹的猛烈袭击下,日本兵纷纷倒下,重松支队所据高地成了“凄惨的战斗场所”,眼看连联队军旗都快保不住了。重松支队想要反击,可是因为与预备队早已分离,又反击无力,支队长重松洁大佐急得大叫“军旗危险”,亲自拔刀督战,才没有被第五十八军给逼到家门口。

第40师团主力闻讯前去救急,杨森发现日军各联队中间出现了相当大的空隙,即指挥第五十八军乘隙杀入,将其分隔开来。

在山区战场上,一时出现了敌我掺杂、各自缠斗的混战局面,这当然不是日军想要的。

第40师团长青木诚一中将在高地俯瞰战局后,无可奈何地对身边幕僚说:“碰到这种情况,即使是师团本身,也没法做得比联队更好了。”

所有这些战斗都是在晚上发生的,天一亮,等青木师团长将主力联队集中起来,准备发动反击时,袭击他们的第五十八军早已消失了。

悲哀的是,重松支队仍在挨揍,比它还要惨的是其预备队后藤大队,因为上山较晚,又与主力失去了联系,后藤大队遭到了第五十八军一个整师的包围。

各种轻重迫击炮弹和手榴弹如雨般飞来,后藤大队阵地狭窄,躲都没处躲,人死了一大堆不算,两挺重机枪也给炸飞了。

1941年9月14日,木下参谋长到岳州指挥所,得知第40师团陷入困境,不由大吃一惊,但他仍认为第40师团能够自己单独搞定,只需解除其侧翼威胁即可。

阿南和木下为这次会战准备了一支二线兵团,即荒木支队,木下便命令荒木支队前去支援。

荒木支队搭乘汽车赶到前线,忙没帮上,反被第五十八军给挡得寸步难行,只好挖掘战壕,以类似阵地战的形式往前缓慢推进。

第40师团战前有一个会战的预计伤亡数,一周之内,这个数字就超了一半,而会战还没有正式开始。

第40师团如此苦不堪言,完全在阿南预料之外,他正琢磨如何从湘北正面实现突破呢,却还要被侧面一堆烂事所困扰,这个恼火啊。

阿南得出的结论是,第40师团“未尽全力”,应让作战主任严加督促。

1941年9月18日,在阿南的亲自指挥下,第十一军对湘北展开全面攻击,新墙河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