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拉出来遛遛(第6/11页)

杨森能感觉到部下们的紧张情绪,他说,总部今天的撤退只是暂时的,还要再打回去。为此,又专门讲了一个他在滇军时反败为胜的战例,用以激励大家的士气和斗志。

总部的这次撤退减少了杨汉域的后顾之忧,而杨森的镇定自若,也使全军在被动之中很快稳住了阵脚。

第二天,杨汉域在白沙岭一线占领阵地,继续阻击前进之敌。白沙岭是一座高两百米的小山坡,山上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当前线部队正加紧在山上构筑工事时,日军突然发动进攻。

守军居高临下,日军几度猛扑,均被击退。进入午后,日机飞来援助,在阵地上空盘旋并投下了数枚炸弹。见防线出现松动,部分日本兵趁机冲上了山来。

双方开始近战肉搏,喊杀之声,百米内可闻。紧急时刻,杨汉域派预备队跑步增援,同时命令迫击炮齐射,以阻断日军后续兵力的继续涌入。

迫击炮阵地设在距离白沙岭约三四百米处的后方,事先做过伪装,所以敌机一时发现不了,对守住白沙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激战过程中,杨汉域所部击毙了一名日本军官。这名日本军官倒下后,日方立刻出动大队人马抢夺尸首,川军这边猜到奇货可居,遂也舍命争夺,好歹将尸体给拖了过来。

死鬼子果然是个宝贝。他身上带着一个图囊,里面有一张第十一军总部空投的作战地图。

正是这张宝贵的地图,使战局出现了柳暗花明的转折,因为上面指定第33师团从北向南,迂回侧背包抄长沙。

在地图转送到杨森手里后,杨森才恍然大悟,我说怎么开战后处处被动,被鬼子追着屁股打,原来是进攻方向判断错误,我顶你个肺呀!

重新推演沙盘,第33师团自通城南下后,杨干才本要抄袭敌后,但实际上跟日军绞在了一起,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日军全靠杨干才给挡着,要不然局面会更难看更危险。

接着往下,杨汉域不在日军的进兵路线上,因此一时使不上力。杨森用尺在地图上估量了一下,其总部后防所露出的缺口,两端相距竟有120里远,跑起来整整一天都不够。

这么大的缺口和漏洞,要想不被日军迂回得手都很难。在大兵团作战的情况下,出现如此怪象,让杨森也觉得不可思议,只有跌足长叹的份儿。

真是老眼昏花,太过疏忽大意。若不是杨干才在上面顶着,杨汉域从容救主,这把老骨头也就交代出去了,自己遭殃不要紧,东线失守和平江所储后勤物资被劫才是大事。

再进一步说,倘若第33师团主力按照冈村的要求,继续向长沙直插,长沙守军顾此失彼,必然会提前陷入困境,这样的例子在以前遭遇失败的各项会战中曾屡见不鲜。

打了一辈子的仗,杨森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惶恐。不过只要搞清楚状况,就能重新放手一搏了。

杨森判断,如今第33师团主力深入到了长寿街附近,其北是杨干才,南面是杨汉域和即将赶到的第七十九军,正好进行夹击。

杨汉域、杨干才奉命之后,随即双双启动,一个自西向东阻击,一个自北向南压迫,经过两昼夜的奋战,逐渐缩短两师之间的南北间隔。在第七十九军到达后,三军合力,从东、西、北三面对被压在长寿街的第33师团形成围攻之势,战局也由此豁然开朗。

杨森闻讯,大为惊喜,连夸二杨是“吾家之千里驹”。

自己老也罢,不老也罢,哪怕战死,都不用再感到害怕了,因为仅仅后面的两代“杨家将”就足以担当大任。

在作战方面,二杨又各有特点和长处。杨汉域处事低调,原先杨森还担心他难以胜任军长之职,现在看来,杨汉域沉稳老练,无论顺境逆境,用兵时都能做到镇静从容,颇具帅才。杨干才则年轻有锐气,特别勇猛好斗,将才之中亦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