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垓下悲歌(第3/12页)

问题是这个团已经被刘成勋给收了。刘成勋闻讯大为光火,一面下令将陈国栋撤职,一面出动部队对陈师进行武力缴械。

邓锡侯来了劲,机会啊。

他要帮陈国栋打刘成勋,不过采用的方式却很奇特:调停。

唉唉唉,你们不要打了,打架会破坏环境,要是误伤到旁人怎么办?

邓锡侯调停,不光用嘴,还用手——转瞬之间,他已与陈国栋合起伙来,一起向刘成勋展开围攻。

敢情你不是劝架的,也是打架的,等刘成勋回过神来时已经晚了,邓、陈趁成都空虚,把他给围在了城中。

刘成勋赶紧向他的同盟者之一赖心辉发出电文,请其率兵来救。这边邓、陈攻城不下,又得知援军将至,立刻着了慌。

陈国栋是祸首,心理压力最大,他当即要求与刘成勋通电话。电话一接通,这哥们啪的一声就跪下了,差点就痛哭流涕:“我并不敢背叛总司令,都是为了生存啊,我这就回原防区好不好?请你不要派兵打我了。”

刘成勋被围在城里,当然也很紧张,巴不得早点撤围呢,但听城下的口气,分明是怕了援兵,于是又气壮起来:“我倒是很愿意答应你,可事已至此,我已不能单独做主,得跟但懋辛他们商量着办。”

陈国栋听后,果真战战兢兢地待在城下,从此“围而未攻”,指望刘成勋们“商量”后能放他们一马。

几天之后,他等到的是对方大批援兵的蜂拥而至,赖心辉带着边防军来了。川将之中,赖心辉的声名不比但懋辛小。

赖心辉曾在刘存厚手下任炮兵团长,“刘罗之战”中吓跑罗佩金的那两炮就是他的杰作。虽说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结果,但赖心辉的名气一下子就叫响了,人赐外号“赖大炮”。

赖心辉一露面,邓、陈便知大事不好,吓得打马就逃。陈国栋因身形肥胖,行动迟缓,还差点被赖心辉生擒活拿,可谓狼狈之至。

事急了,陈国栋只知道一个劲给人家磕头,邓锡侯却明白只能自己救自己。

既然是“水晶猴”,那就得一刻不停、翻来覆去地不停倒腾。在此之前,邓锡侯已经大施纵横之术,在其他诸侯面前拼着命煽风点火,拉这个拖那个,而他借以号召的两个字就是“保定”。

保定生起先并无派系意识,比如熊克武的蜀军中,当初就有很多军官出自保定。邓锡侯本人也只是肄业于保定军校,并非纯粹的保定生,不过这没关系,猴子就有办法凭他的上蹿下跳和三寸不烂之舌,把众人都鼓动起来。

邓锡侯散布的逻辑是,大家都是保定生,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天如果我挨了揍,明天没准也就轮到你们了。

见赖心辉对邓锡侯穷追猛打,那些划在保定系圈子里的人果然都坐不住了,有几个胆壮的,就率先加入了邓锡侯的“保定系同盟军”,使他这边的主力由两个师增为三个师,而赖大炮一方加一块儿共有三个军,川人就把这场战役形象地概括为“三军打三师”。

三师只是正面部队,其他加入“保定系同盟军”的师还有好几支,尽管如此,赖心辉的兵力当然仍要强过邓锡侯,所以赖仍是攻,邓还是守。直到赖心辉听说杨森也开始反攻四川,害怕后路被截,才决定收缩战线,全军撤退,于是场上形势又变成了邓锡侯追赖心辉。

赖心辉不仅会开炮,指挥作战的本事亦很不赖,那个“吃过败仗,但也打过胜仗”的评语,其实说的就是他。他即便撤退,也撤得很有章法,邓锡侯一时难以取胜。

邓锡侯以往确实很少能打胜仗,但不胜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看准风向就行了。这回却不同,是完全要靠本事吃饭的,输了家当就没了,更没有人会来升你的官。

水晶猴心里火烧火燎,另外那两个师长也心急如焚,可这三个人的本事都差不了多少,半斤对八两,谁也想不出什么克敌制胜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