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征讨高丽(第4/11页)

说行动就行动。经过士兵将士的同心协力,桥修好了。修桥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但毕竟让唐军安全渡过了辽泽的泥淖地。

唐太宗率军走出一段路后,突然回头说:“把那座桥毁掉!”

众将领不知何意,还是长孙无忌了解唐太宗,虽然在刚刚听到的时候,也怔了一下,但随即反应过来说:“陛下的意思是,此战只有进,没有退!”

众将领这才知道,唐太宗是要背水一战,不给自己和唐军留丝毫的退路。

不退则进,他们必须全力以赴,打赢这场仗。

唐太宗率军来到马首山(今辽宁辽阳西南)后,让大部队在此休息调整,自己则亲率几百轻骑来到了辽东城下,他要慰劳慰劳李世绩和李道宗及他们率领的唐军。在对二李做了赏赐后,又升英勇神武的马文举为中郎将,并奖励有功将士。

当然,对于那位临阵退却的行军总管张君乂,唐太宗也没放过,斩首示众。

唐太宗之所以亲自来到辽东城,是因为这一战的意义非比寻常。当年,隋炀帝三次征战高丽,均止步于辽东城,因此,他必须亲自率领唐军越过这道坎。

高丽军退守在辽东城内,由于城墙太高,唐军想要攻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李世绩决定在城下“负土填堑”,也就是说,他们要填一块高过城墙的地方,然后用攻城车抛石。

唐军将士齐上阵,一起“负土填堑”,很快就填出了一块高地。而那庞大的攻城车则既能撞城门,又能做抛石工具。一时之间,重达300余斤的大石被抛入城内,让城内的高丽军民惊恐不已。

更让他们担心的是,辽东主城附近的副楼,也已经被唐军的攻城车撞垮了。

唐军进行了20多天的连续攻城后,城内的高丽军民疲惫不堪。而在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防止攻城车撞门以及巨石的袭击时,张俭率领的兵马也到了。

唐军援军已到。经过一番兵力部署,这一边,张俭率领的兵马和李世绩率领的兵马以及和契丹少数民族将士汇合,一起攻打辽东城南;那一边,李道宗率领的兵马攻打辽东城西。

唐太宗呢?率领六军随时做支援准备(机动部队)。

辽东城被唐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然而,虽然唐军的战鼓敲得地动山摇,将士们的战斗力也已爆棚,可高丽军依然负隅顽抗。久攻不下,唐太宗有些急了,他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再这样下去,将士们的心情会受到影响的。

怎么办呢?突然,看着南风劲吹,唐太宗心生一计,大声说:“天助我也!”

“陛下可是有了攻城的好办法?”长孙无忌问。

唐太宗笑笑说:“还记得诸葛亮的借东风吗?”

长孙无忌四下看看,明白了,笑着说:“陛下是想火烧辽东城吧!”

“吩咐下去吧!”唐太宗说。

于是,唐军火驽齐射,不一会儿,辽东城的西南城楼就变成了火海,在南风的助攻下,大火将城中的房子也都点燃了,火光升天。

辽东城里鬼哭狼嚎,高丽军民顾不得城外的唐军了,全都忙着灭火。

“可以攻城了!”唐太宗一声令下,精兵强将借助竹梯,向城墙爬去。虽然不乏守城的高丽军还击,但最终,城楼还是到了唐军手下。

占据了城楼的唐军,再用巨石砸城内的高丽军也就容易多了。

火还没灭,巨石又下来了,高丽军民无心再反抗,于是,城门被打开了,唐军冲进辽东城,歼灭、俘虏高丽军各1万余人,得50多万石粮食。最终,4万多高丽民众降唐。

“乘胜追击!”唐太宗大声说。

如此好的势态,唐太宗怎么可能停止进攻?于是,在辽东城内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五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又亲率部分唐军向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