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储位之争

储位之争,似乎是历朝历代皇帝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唐太宗也不例外。

唐高祖时期,还只是秦王的李世民,用一场“玄武门之变”,让他和哥哥——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储位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虽然那场政变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李世民也如愿先做储君,再做帝王,但他杀兄弑弟屠侄逼父的一幕幕却一直伴随着他,成了他的噩梦,也成了他内心深处永远抹不去的黑点。

坐上皇位后,唐太宗竭力想回避,回避这样的悲剧在他的儿子间上演,可事态的发展,似乎越来越不受控制,越来越趋向悲剧。

人生也许本就是一场轮回。当年唐高祖李渊担心的事,如今唐太宗李世民依然担心。当年,还是太子的李建成和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展开了激烈的储位之争;如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争夺同样激烈。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均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儿子,当然,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除了这两个儿子外,还有一个晋王李治。

只是,在最初的储位之争中,晋王李治就像当年的齐王李元吉一样,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争夺储位只是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展开。

太子李承乾是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的嫡长子,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承乾是个幸运儿,他的母亲怀着他的时候,他的父亲刚刚在太原起兵,他出生时,他的祖父称帝,他的父亲被封秦王。

可以想象,李唐刚刚建立,李承乾就出生,这不管是对他的祖父——当时的唐高祖李渊还是他的父亲——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来说,都是极大的惊喜。这从唐高祖李渊赐其名“承乾”(继承皇业,总领乾坤之意)以及李世民继位当年便册立他为太子便能看出,对他,整个皇室都是寄予了厚望的。也就是说,原本,太子李承乾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性聪敏”“丰姿峻嶷、仁孝纯深”,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唐皇太子,似乎天生就是帝王,作为储君,未来帝王,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似乎是无可挑剔的。

然而,或许是上帝觉得他太幸运了,要给他一点儿波折。抑或他的幸运在儿时已经用完,总之,因一次偶然的摔倒,他竟然患上了一种无法医治的脚疾,从此走路一瘸一拐。不过,即便他从完美变得不再完美,唐太宗除了会心生遗憾而外,并没有因他的不完美,有重立储君的想法。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下诏令太子李承乾“宜令听讼”“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不难看出,唐太宗是在有意识地锻炼他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那时候的李承乾不过13岁。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驾幸岐州,令太子李承乾留京监国。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让太子李承乾写治国策略,李承乾在写好后,唐太宗看了,向众臣炫耀“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在这期间,唐太宗怕李承乾“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还让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辅导太子,平常应该为他讲述百姓生活在民间的种种艰苦。”“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勇敢直谏,使他能有所获益”。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天下,大宴群臣。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去世,居丧期间,唐太宗下诏令太子李承乾监知军国大事。

然而,一切似乎都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发生了改变,先是太子李承乾的性情大变,接着是魏王李泰的优秀让其逐渐浮出水面……

魏王李泰是唐太宗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根据魏王李泰的这些特点,唐太宗允许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其自行引召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