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盛世牡丹离世(第4/7页)

皇子公主、侍女太监离开了。长孙皇后强撑着就要起身,唐太宗抱着她说:“就在朕的怀里说吧,你刚刚好一些,别太累了!”

长孙皇后将半边身子偎在唐太宗的怀里好久,似乎是在积蓄力量。随即,她又强撑起身体,坐直了,看着唐太宗。

“臣妾有话要对陛下说,请陛下一定答应臣妾!”

长孙皇后的声音虽然软绵无力,但眼神清澈而坚定。

唐太宗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刚刚还带着笑意的脸,瞬间变了色。他一把将长孙皇后重新揽在怀里:“朕现在不听,朕要等你病好了,陪朕饮酒时再说!”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

“陛下!臣妾……臣妾怕是等不到那……”

“不!不会的!”唐太宗说,身体在微微颤抖,“不会的,你一定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臣妾的身体,臣妾知道!臣妾怕是……”长孙皇后用力从唐太宗怀里挣脱,双眼看着他,“如果陛下心疼臣妾,就让臣妾说吧!”

唐太宗紧紧闭了闭双眼,他知道,长孙皇后这是在交代遗言了。看来,她此时的突然好转,是回光返照了。一想到“回光返照”四个字,唐太宗的心一痛。他慢慢睁开眼,看着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看着他,两个人默默对视了一会儿,唐太宗点了点。

“说吧!不管什么事,朕都答应你!”

那一刻的唐太宗才意识到,自己是那么的无力,即便是天子又如何?他照样连自己最爱的女人都救不了。

长孙皇后笑了,她苍白的脸上,泛出一丝红晕来。

“第一件事,臣妾一生没做多少有益于天下的事,死后更不想浪费,希望陛下将臣妾薄葬,只需依山而葬,不用棺椁,不起坟墓,所用器物都用木、瓦制作,简朴送终。如此这般,便是陛下对臣妾最大的纪念了。”

长孙皇后说完,看着李世民,等着他的回应。

唐太宗双眼含泪,点了点头。

“第二件事,希望陛下能重新重用玄龄,玄龄一直跟着殿下,很忠诚,一直以来,不管陛下和他说了什么,他都能保守秘密,这样的人,殿下弃之不用太可惜了,也是朝廷的损失,陛下的损失。”

唐太宗没想到,此时的长孙皇后,竟然还想着朝廷大事。

原来,一直被唐太宗重用的房玄龄,几年前却不再被重用了,房玄龄在落寞之际,识趣地以身体不好为由,告老还乡了。此时听长孙皇后这么说,唐太宗才意识到自己确实冷落了老臣,马上说:“皇后放心,朕即刻就让他官复原职。”

长孙皇后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长孙皇后的神情严肃起来,“不要重用外戚,千万不能让外戚干涉政治,臣妾的家族对国家并无多大功劳,却有缘与陛下结为姻亲,进而身价百倍。若想永远保持这个家族的清誉和声望,请求陛下今后不要让臣妾的任何亲戚担任朝中要职,这是臣妾对陛下的最大要求。陛下一定要记住!一定!一定啊!”

长孙皇后接连说了几个“一定”,是她知道,三件事里,第三件事最重要,唐太宗也最难做到。因而,说这句话时,她的脸上全是焦虑。唐太宗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哗哗哗地流了下来。

“朕知道皇后的意思!朕知道皇后的心里只有朕,只有天下!朕明白,全都明白。皇后不用担心朕,也不用担心天下,朕……朕……”唐太宗哽咽起来,“朕……朕……朕不会让皇后离开朕的……”

唐太宗哽咽得说不下去。他想起每次他生病时,长孙皇后都会怀揣毒药丸,寸步不离地伺候他。而每当他病好后,长孙皇后揣在怀里的毒药丸又都被收了起来。有次他问长孙皇后为什么要这么做,长孙皇后说,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她绝对不会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