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盛世牡丹离世(第2/7页)

长孙皇后曾多次请求唐太宗降兄长之职,可唐太宗总是不以为然,觉得他重用长孙无忌,并不是任人唯亲,是在任人唯贤,所以不仅执意让长孙无忌做宰相,而且还让其任左仆射,拥有纠弹百官的权力。

长孙无忌越来越大的权力,让长孙皇后更加不安。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长孙皇后听朝廷有人议论,说长孙无忌以权谋私,嚣张跋扈。还说有人看不过眼,禀报给皇上,皇上不仅没有说长孙无忌一句,而且还当着大臣以及禀报皇上的人的面说,在朝廷,他最信任的就是长孙无忌,就像信任自己的儿子一样。

长孙皇后听了这些议论,很是着急。她了解自己的哥哥,知道唐太宗的这些话,一定会助长哥哥长孙无忌的嚣张气焰,也会让朝臣即便再看到哥哥的胡作非为,也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这样,显然对朝廷非常不利。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唐太宗撤哥哥的职后,长孙皇后找来哥哥长孙无忌,再次向他提出:主动退相。

为了让哥哥知道外戚入相的危害,她还举了很多历史中的例子。可长孙无忌不为所动,甚至对长孙皇后产生了怨恨,觉得妹妹虽然贵为大唐皇后,却不仅不为自己谋利,还屡屡劝他退相,是不顾兄妹之情。

“本官的职位是靠自身能力得来的,和皇后娘娘没有关系!”长孙无忌冷冷道。

没有办法,只能用绝招了,为了逼哥哥退相,长孙皇后慢慢跪在了长孙无忌面前。

一个大唐皇后,竟然跪在一个宰相面前。长孙无忌即便胆子再大,也慌了,怕被别人看到传了出去,只得同意。

然而,就在长孙无忌以身体不适为由,被长孙皇后“逼”得退出朝廷相位后不久,长孙皇后却生病了……

第一百零五节 弥留之际的遗言

(1)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立政殿里异常安静,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一脸忧愁。他们在为他们的主子担心。

半个月前,长孙皇后受了风寒,咳嗽不止,刚开始还以为只是小病,吃几副药就好了,结果几副药吃下去,病不仅没有见好,反而引发了旧疾,病情日渐加重,甚至一病不起。立政殿从上到下,惊慌不已。就连那些小宫女,见了面也互相打听。

“皇后娘娘的病,不知为什么老不见好!”一个高个子宫女说。

“是啊,听说太子刚刚来过,又红着眼圈走了!”另一个小个子宫女说。

“还听说太子殿下请求大赦囚犯,度人入道为皇后娘娘祈福去疾,结果皇后娘娘不同意!”高个子宫女又说。

原来,太子李承乾在从太医那里得知母后的病一直未见好转后便急了,突然想到要找法师讲经,大赦犯人,以此来为母后祈福,让母后转危为安。但长孙皇后知道后,极力阻止他这么做,还说大赦是国家大事,不可以随随便便因她的病就做这样的决定。对于给她请法师讲经,她更是说,如果请法师讲经有用,她也就不该生这么重的病,因为她一生并未做什么大恶之事,应该得善报,不应该得病。既然得病,且无力回天,那么讲经祈福也不会起作用,不必浪费财物和精力。

“唉!皇后娘娘为什么不答应呢?”小个子宫女听高个子宫女说完说,“我听说法师讲经很灵的,还听说那道士和尚一祈福,再重的病都会好的。”

两个人就那么轻声聊着,突然,她们看到不远处刚刚从立政殿出来的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他们一个个也都垂着头,步履沉重。

李泰和李治也是在为长孙皇后的身体担心。

“他们走了吗?”静静躺在床榻上,面容憔悴的长孙皇后问身边的侍女。

“回皇后娘娘,都走了!”侍女说。

“扶本宫起来!”长孙皇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