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第4/29页)

“二郎虽然……虽然不顾及兄弟之情,处处想要害我,可……可我不能不顾及兄弟之情啊!”

李建成刚一说完,李元吉就要插话,却听李建成又说:“再说了,想要杀他,谈何容易?”

李元吉心里一喜,心想,看来太子的想法变了,对二郎也有杀心了。这是他一直以来都期盼的事。他觉得,只要他的这位太子大哥有了杀二郎之心,他们联合起来,二郎迟早会死的。

李元吉兴奋起来,连连说:“大哥,虽然杀他不容易,可也不是没有机会!上次在我府里就是个好机会,当时如果不是大哥你破坏我的计划,说不定二郎早就死了,哪里轮得到发生杨文干事件?”

“唉!那时候……那时候他不是还没有向我动手吗?咱们兄弟之情不是还没有破裂吗?”李建成辩解道。

“什么没动手,那时候他用得着动手吗?那时候父皇多宠爱他,又是封他天策上将,又是送他天策府的,那时候,他身边猛将如云,又有十八学士整日簇拥,这李唐天下好像都是他的了。他还用得着向你动手?那时候的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大哥你!”李元吉越说越激动,“都怪大哥,那次好机会浪费了,说什么兄弟情的,你想着念着兄弟情,他呢?他会想着,念着兄弟情吗?还不是想害你被废,害你被砍头?”

李建成脸上的肌肉又开始了痉挛。他心里确实有一丝后悔。他想,如果那次李元吉刺杀成功,自己如今可就高枕无忧了。即便当时追究下来,也和自己没有关系,是四郎的个人行为。

唉!自己当时为什么要阻止呢?当时四郎和自己说时,自己只须睁只眼、闭只眼就行了!

时间不能倒流!

(2)

李元吉所说的最好机会,以及李建成为之后悔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此事发生的机会,是在李世民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在天策府设立十八学士期间。

那时候,秦王府整日热热闹闹,李世民天天趾高气扬,很多百姓及官员都在私底下把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做比较,比较的结果是:秦王李世民更出色。

太子李建成为此还曾陷入焦虑和嫉妒中,直至自己也笼络了不少文臣武将,焦虑才有所减轻。

那时候,别说秦王李世民了,就是秦王府的下等人,好似都比其他藩王府的下人高一等。这让齐王李元吉很是难受,也很痛苦。他也有野心,只是他的前面还横着两个人,一个是太子李建成,另一个就是秦王李世民。对李元吉来说,除掉李建成不难,难的是李世民。于是,无数次,他挑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只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李建成怎么激都激不起来。

一日,当李元吉又从天策府门口经过时,看到那金光闪闪,能闪瞎人眼的“天策上将”四个字时,内心突然生出杀心。

既然大郎不动手,那就让我四郎动手好了。

“如果二郎死了,会不会这天策府就成了我的呢?”李元吉被这个念头折磨得坐卧不安。

可是,杀李世民的心虽然有了,可又有什么能力去杀他呢?别说李世民的身边有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侯君集、长孙无忌等人了,就是李世民独自一人,他李元吉也不是对手啊,除非能找到一个武艺高强的杀手……

很多时候,杀心就如那野心一样,一旦有了,便会像山野间的杂草噌噌地往上长。李元吉便是如此。自从有了杀心,李元吉对李世民的恨,竟然像当初裴寂对刘文静的恨。当时,裴寂就是在刘文静一日不死,他一日不得安宁时,才想方设法将刘文静送入地狱的。此刻,他李元吉便是如此,甚至比裴寂更甚,别说见到李世民,就是听到李世民三个字,二郎、秦王两个字,他都感到痛苦,感到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