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大战薛举(第2/18页)

薛举父子开始称霸一方。

此一时,彼一时,气势如虹的西楚霸王进封宗罗睺为义兴王,辅佐晋封为齐王的长子薛仁杲,同时,他又进封小儿子薛仁越为晋王,兼河州刺史。

一个小朝廷就这么建成了。

“小”朝廷也不能满足薛举父子了,他们要建立大朝廷。为此,他们越战越勇,接连攻下了鄯州、廊州,领地变大,一时间,拥兵竟达十三万之多。

欲望继续膨胀,野心肆意生长,薛举父子不再只将隋朝廷当敌人,所有阻碍他们变“大”的势力,都是他们的敌人。在通过“偷袭”将扶风的唐弼领导的起义军灭掉之后,他们的兵力达到了三十万。

此时,陇西(陇山以西)大部分地方已经被薛举父子占据了。

西楚霸王的“王”也无法满足薛举了,他要称帝。

公元617年7月,也就是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的一个月后,薛举在金城称帝。称帝后不久,他又占领秦州,在立儿子薛仁杲为太子、设官吏后,又将都城从金城迁到秦州。

西秦国出现了。

欲望越来越大,西秦帝薛举决意称霸天下。然而,就在他准备进攻隋朝都城——长安时,却发现长安已经被太原起兵的李渊捷足先登,并灭隋成功,创立了李唐。

薛举的懊恼可想而知,他后悔没有及早攻打长安,让李渊父子钻了空子(那时候的薛举,自信心爆棚,认为只要自己攻打长安,李渊父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建唐)。

一路顺风顺水,攻城势如破竹的薛举父子,这一刻根本就没有把李渊父子放在眼里。

长安是我西秦帝的,即便你在长安称帝,我西秦帝也能将你赶下来。那时的薛举,就是这么霸道。

李渊父子创唐成功,并未打消薛举父子独霸天下的野心。他们觉得,他们称霸天下的目标没有变,唯一变的是:将灭隋换成了灭唐,将赶隋炀帝下台换成了赶唐高祖下台。

如此而已!

然而,令薛举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遇到了宿敌——李唐的秦王李世民,自此,他们之间的较量开始了……

第二十八节 薛举西进

(1)

公元617年6月,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一年后,李渊称帝建唐,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虽然灭隋建唐成功,可这李唐江山能否保住,别说唐高祖李渊,就是所有建国功臣,心里都在打鼓。他们知道,灭隋建唐只是第一步,虎视眈眈盯着李唐江山的,大有人在。

李密、窦建德、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薛举……枭雄林立,割据一方。叛乱,成了他们亟待解决的事。可是,如此多的枭雄,如此多的割据势力,要先向哪一家下手呢?唐高祖李渊的头都想炸了,还是没有头绪。于是,他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召进宫,商量此事。

“儿臣觉得还是先打薛举父子为好!”李世民说。

“二郎何出此言?”

李渊有些吃惊,以他对这个二儿子的了解,应该建议先打李密或窦建德才正常:李世民喜欢将最难啃的骨头放在最前面。而在这些枭雄里,李密和窦建德最强大,也是最具威胁的。可他为什么要提议先攻打薛举呢?

“薛举父子近期势头很猛,我们必须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李世民说,“何况陇西若不尽快夺回来,很可能成为他们攻打长安的突破口。”

李渊禁不住微微点了点头,心想,这二郎对时局的看法是越来越成熟了。即便认同,他也将目光看向了李世民旁边的太子李建成。

“大郎如何看待此事啊?”他问。

不管何人提出何种建议,李渊都会征询太子李建成的看法。这是他的策略,也有他的用意。秦王李世民的风头太劲,气势太强。他必须用这种方式,提升太子李建成的存在感,打压秦王李世民的风头。这不是他身为父亲的偏心,而是身为一国之君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