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鉴定和取证(第4/6页)

退一步说,即使子异因为知识不足而没有产生怀疑,子异身边至少有一个人一定会怀疑。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子异的医生,秦国使馆的医官。

子异在邯郸做人质,用现在的话来说,相当于秦国驻赵国大使。他虽然因为秦赵两国敌对而不受赵国的礼遇,又因为不受父亲的宠爱,很有些潦倒失落,不过,子异的潦倒失落,只是相对于他如果受到赵国礼遇和父亲宠爱的得意盛况来说的。作为平民百姓的我们,不要以庶民之心,去度王子之腹,空洒同情的热泪。

历史侦探可以告诉大家,子异在邯郸是有府邸的,有车有马,尽管不太豪华,但也不是后人所想象的那么穷困。他的工作是有随从官员处理的,他的生活是有用人侍候的,其中应该有懂医知药的医官,赵姬早孕早产的事情,要瞒过他怕是很难的。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战国时代,中国的医学已经有相当的进步,对于妇人从怀孕到分娩的生理,胎儿从一月到十月的状况,已经相当清楚。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胎产书》,对这些都有具体的记载。子异的时代,秦国宫廷和政府的医官制度早已建立,读一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知道了,那是司马迁专门为医生写的传记。著名医生扁鹊周游各国行医,到邯郸做妇科医生,到洛阳做五官科医生,到咸阳做小儿科医生。他最后死于咸阳,是被秦国的太医令李醯派人刺死的。理由嘛,很简单,妒忌。李醯妒忌扁鹊医术高明,担心他危及自己秦国宫廷最高医生的地位。

所以,如果我们对于秦汉时代的医学状况和王族封君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的话,就可以知道子异身边应有医官,赵姬早孕早产的事情是瞒不过他的。

再退一步讲,即使医生喝醉了酒,糊里糊涂被骗过了,子异身边还有人是骗不过的,而且,他们是不会喝醉酒打马虎眼的。他们是谁呢?

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子异虽然得不到父亲安国君的宠爱,但他的母亲夏姬是爱他的,他们同受冷落,相依为命。子异去邯郸做质子,年纪不到二十,可以想象,夏姬送他出远门,一定是千叮咛万嘱咐。她政治上插不上嘴,说不上话,生活上一定会为儿子尽可能地操劳,听话懂事的丫鬟小厮,万事瞒不过的老家臣老妈子,都会给子异配备周全的。

更可以想象,儿子的婚姻生活,未来的媳妇孙子,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心思,她老人家会很在意的。她老人家安排的这些人,受她老人家的嘱托,都会细心地帮子异把关。这些人,一辈子在王室宫内工作生活,熟悉王室婚姻,是懂得献姬娶女的规矩和门道的。特别是被称为“女阿”的老妈子,她们不但会照顾王子的生活,受王母的委托,对于王子的方方面面,甚至政治前途,都是会关照到的。(质子之“女阿”,可参见《战国策·楚策》第九章,楚顷襄王熊横为太子质于秦时。)

以古代献姬的惯例而言,吕不韦献赵姬给子异,是要“谨室”的。“谨室”,就是需要将所献之女单独居处,确认她没有身孕,然后才能送出去。经过“谨室”的赵姬到子异府邸以后,医官号脉,老妈子查月经,验明有无身孕的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何隐瞒得过去?赵姬进入子异府邸成为子异的妻妾,工作人员要做登记;有孕以后,更是要做记录的。子异正式成为太子继承人以后,这些记录都得送到咸阳宫廷存档备案。

所以我们说,《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帝者,庄襄王子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都是根据秦政府的正式档案文书写成,是可信的记载。

4. 太史公忽悠人

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他不编故事,不制造绯闻。不过,司马迁爱听故事,力图将可信的故事作为信史写进史书中。有时候,他听了荒诞的故事将信将疑,在拿不准、吃不透的时候,会用曲折的笔法忽悠人,写下模棱两可的话来,要读书的人自己去作真伪的判断。吕不韦献有孕之女的故事,会不会是太史公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