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的基辅演讲(第3/12页)

戈尔巴乔夫担心的是,立陶宛的悲剧事件使得共和国自决权问题更加紧迫,也唤醒了苏联内战的幽灵。戈尔巴乔夫利用这个机会,和老布什交换了对民族自决问题的看法,请求美国对苏联有关南斯拉夫的政策给予支持,莫斯科方面期望通过这些政策防止另一个斯拉夫——穆斯林国家的瓦解。他也渴望美国在苏联对其他加盟共和国问题上给予支持。布什对戈尔巴乔夫说:“现实中和想象中的国际问题和民族间问题都很多。以目前这种方式划分共和国边界的话,会把国家完全搞乱套了。如果让我列出可能存在的领土问题,不仅我个人的手指不够数,这里所有人的手指加在一起也不够数。这里是苏联,有70%的共和国边界尚未确定。以前没有人在意这些,一切问题都依照苏联行政区划而定。”如果说发生在新划定的立陶宛边界的谋杀事件让戈尔巴乔夫在老布什面前难堪不已的话,这件事也让戈尔巴乔夫更有理由担心,苏联将发生南斯拉夫式的骚乱。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消息来得恰逢其时——正好在老布什即将对乌克兰进行“不受监督”的访问前夕。[6]

1991年8月1日下午1时许,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导们聚集在基辅郊外的鲍里斯波尔机场,欢迎他们的贵宾到来。这是美国总统第二次造访这座城市。第一次是理查德·尼克松在与勃列日涅夫签署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反弹道导弹条约》后,于1972年5月底访问了乌克兰首都。他乘坐苏联飞机计划从莫斯科飞往基辅,结果在起飞前最后一刻,因为莫斯科地面单位发现了飞机的技术问题,而不得不换机。

老布什则是乘坐新造的“空军一号”飞往基辅,这是一架波音747飞机,取代了从尼克松到里根时代美国总统所乘坐的波音707飞机。让我们回到1972年,那时尼克松发现,那架载他前往基辅的苏联飞机,其内部装饰和设施格外引人注目——正如他后来回忆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们的飞机还让人印象深刻。”[7]

现在布什可以向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炫耀他的新飞机的内部装饰了,那是根据南希·里根的建议,按照美国西南部的风格设计而成的。在老布什夫妇到达莫斯科时,亚纳耶夫已经欢迎过他们了,可是,戈尔巴乔夫请老布什带他一起前往基辅。有的美国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此举意在强调乌克兰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同时,还有些人认为亚纳耶夫是被派去监督美国总统的。

飞机一起飞,老布什就带着亚纳耶夫参观飞机,包括总统指挥中心。亚纳耶夫——老布什事后认为的乘坐过“空军一号”的最高级别苏联官员——给予了礼貌的评价。老布什后来对他的助手说,这位苏联副总统是“友善的君子”,却不是“一个大人物”。[8]

当布什在飞往基辅的途中接待他的苏联贵宾时,他的团队成员们正在就具有重要政治含义的语言学问题争论不休。马特洛克看到了布什总统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在乌克兰议会厅内发表演讲的演讲稿,他对其中一位演讲起草者在“乌克兰”前面加上了定语表示反对。这位大使说:“一定要让总统删去冠词。他就应该说‘乌克兰’。美籍乌克兰人会认为冠词的使用使乌克兰听上去更像是一处地名,而不是一个国家。”演讲起草者反驳道:“但是,我们不也说美利坚合众国(也使用了冠词)吗?”可是,马特洛克最终占了上风。他的论据不是语言方面,而是政治方面的:“如果总统在乌克兰前加上冠词,那下星期白宫将收到成百上千的抗议信和电报。”

美国的乌克兰后裔接近75万,加拿大还有100万。按照北美的标准,这还算不上是庞大的群体,但是他们组织有序,积极参与政治,并且坚持不懈。整个冷战期间,移居而来的大批乌克兰人领导者成功地号召其追随者给共和党候选人投票。老布什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在听到了马特洛克的建议后,他采纳了这一观点。删掉冠词既讨好了国内的选民,又不会伤害到戈尔巴乔夫,因为俄语中根本没有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