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侯公说项羽(第2/3页)

侯生见了刘邦说:“太公不幸被项王扣留,至今已有三年之久,日日加重着大王的夙夜之忧。在下听说,主上的忧虑,是臣下的耻辱,主上受辱,臣下当死。臣下愿意分担大王的忧虑,以死清除大王蒙受的耻辱。”

刘邦答道:“太公被项羽拘辱,是我日夜痛心疾首的事情,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侯生说:“在下虽然不才,愿意借用大王马车一辆,骑士数十人,清晨驰往楚营,傍晚与太公同车而还,不知行不行?”

刘邦一听,当即火冒三丈,开口骂道:“臭儒生,又来胡说八道。你看陆贾,他是名闻天下的辩士,奉命出使。结果呢,智穷辞塞,抱头鼠窜,好容易保住小命一条,却留下一副狼狈相。看你这副模样,嘴皮子扯得轻巧!”

侯公平静地说:“大王究竟是希望太公归来,还是不希望太公归来,如果希望太公归来,怎么能轻易回绝请缨之人?从前平原君出使楚国,毛遂自荐请行,为众人所嘲笑,不为平原君看好。结果呢,毛先生脱颖而出,廷斥楚王,歃血定合纵抗秦之盟,平原君从此不敢轻言相人识士[7]。如果只是以貌取人,请问大王用将为何不用陈平而用韩信,运筹为何不用张苍而用张良?”

刘邦一时语塞,盯着侯生看了好久,转过身来说道:“先生坐,愿闻其详。”

…………

侯公受汉王之命,整饬马车十乘,骑兵百余人,前往楚军大营请求谒见项王。项王不想见,项伯劝道:“既然来了,见见也无妨。”项王同意了。

侯生见了项王说:“臣下听说汉王的父亲太公是大王的俘虏,作为制胜汉王的筹码之一,臣下为大王庆贺。不久前,汉王遣使请求归还太公,大王不但拒绝了,还扬言不惜烹煮太公,作为失义于天下的过失之一,臣下甚为大王所不取。”

项王当即火起,瞋目怒斥侯生道:“又来花言巧语。我与刘邦征战角逐,捕获他的父亲,不管如何处置,都心安理得。再要放言胡诌,我连你也一并煮了。”

侯公平静地回答道:“臣下是江湖上的过客,眼下虽然以汉使的身份谒见大王,本意是为楚汉双方,更为天下着想。请大王听完臣下的陈述,假若有可取之处,请参考使用,假若没有可取之处,大王将臣下与太公一起煮了也不算晚。”

项王道:“快说。”

侯生道:“大王以为,汉王真是想得到太公,还是不想得到太公?”

项王道:“话从哪里讲起?”

侯生道:“大王曾经将太公置于刀俎上,汉王回答说,一定要煮太公,请分我一杯羹。彭城之战,汉王几乎被大王擒获,汉王与儿子女儿同车逃亡,几次推坠二子而不顾。这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汉王是志在天下,无以为亲。也就是一门心思在于夺取天下,丝毫不将亲情放在心上。对汉王这样的人,大王以父母、妻子为人质要挟,怕是得不到任何益处的。而汉王呢,他数次派遣使者前来,并不是真的想要得到太公,而是想要以此置大王于无德无义的绝境,以此为口实纠结诸侯各国共同攻击大王。”

项王怒气稍息,徐徐问道:“果真如此?”

侯生答道:“在下请大王回想,大王分封汉王于巴蜀汉中,汉王若无其事一般;到了南郑,就高调指斥大王的罪恶,宣称大王‘负怀王之约背信天下,将先攻入关中的我贬徙到荒僻之地’。义帝遇难于江上,汉王宛若不知道一样;到了东进扩张时,就高调指斥大王的罪恶,宣称大王‘弑君而背信天下,愿与各国共举兵’。大王扬言欲烹煮太公,汉王也宛若无事一般;他是故技重演,打算等到太公一死,马上传檄天下,宣称大王的罪恶‘杀吾父,无情无义,请与天下共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