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处心积虑,王莽篡取汉室江山(第3/17页)

萧望之一开始并没有在意石显,谈不上喜欢和讨厌他,而且对石显做的一些事情还比较满意,可没过多久,萧望之就感觉到了危机。石显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拉拢了不少朝廷官员。不久后,凭借多人的举荐,石显进入权力中枢,与萧望之平起平坐了。此时的元帝对石显已经非常信任,有时甚至还会将朝政托付给石显。石显表面对满朝文武都很恭敬,其实内心却非常狠毒,谁要敢反驳他的意见,他必定要伺机报复。此时史高正因为受到汉元帝的冷落而郁郁寡欢,就选择站到萧望之的对立面,与石显勾结在一起。

这时,有个叫郑朋的人想投靠萧望之,就写了一封信给他,说史高派手下的人到处为非作歹,谋取私利,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萧望之看完信就召见了郑朋,认为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让他待诏金马门,但没过多久又发现他是一个行为不正的人,就没再提拔他。郑朋转身投向史高,并在史高举荐下,受到元帝的召见。

萧望之这时候已经发现石显的居心叵测了,于是向元帝上书,说管理朝廷机要的职务是相当重要的,祖宗成法,这一职务该由贤明的人来担任,那些受过刑的太监并不能插手这些事情,这也是我们汉帝国一贯的制度。目前的情况应该立即改变。元帝看完萧望之的上书后,转手就把这奏章给石显看了。不知道石显看完奏折是什么心情,反正他从此下定决心要干掉萧望之。

如果光靠拍马屁,石显是不可能一路顺利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的,他的搭档弘恭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萧望之这个人比较正直,想要正面找到拉他下马的证据很难,于是石显和弘恭决定让萧望之背个黑锅。他们告诉元帝,萧望之私底下结党营私,想专擅权势,为臣不忠,又污蔑皇上没有才华,请皇上将他治罪。

萧望之给刘奭当了八年的老师,而石显一句话就把他给变成了阶下囚。过了一段时间,汉元帝想找萧望之问点事情,结果一问才知道他早就被抓进了监狱。元帝很吃惊地问:“什么人敢抓我老师?”弘恭、石显回答:“不是您批准的要抓他吗?”汉元帝说:“你们只是说交廷尉查办,没说要抓进监狱啊!”原来石显和弘恭跟元帝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并没有说清楚“谒者招致廷尉”就是逮捕下狱的意思,以为是交廷尉查办呢。搞清楚之后元帝立即下令把师傅放出来,石显接到命令后就跑到史高那里去商量,然后回来跟元帝建议,陛下刚继位,您的老师就进了监狱,这刚抓进去没多久就放回来,就等于向大臣承认错误。您的威信恐怕会受到影响。元帝想了想,同意了。

萧望之虽然被放了出来,可也被免职。不久后,陇西发生地震,死伤很多百姓,汉元帝认为这是老天爷在责备他黜逐了自己的老师,于是又让萧望之官复原职,赐关内侯,食六百户,加官给事中,后又想师傅博通经术,打算让他为相。萧望之毫无怨言地又去上班了,可他的儿子散骑中郎萧伋很生气,自己父亲无缘无故被免了职还进了一趟监狱,现在又不明不白地给放回来,这算怎么回事。想来想去咽不下这口气,萧伋就给汉元帝上书要求解释一下怎么回事。

石显本来在萧望之恢复职位后内心很忐忑,怕被报复,结果一看到他儿子的申诉书,忍住内心的狂喜跑去报告元帝,萧望之心怀不满指使儿子上书,他这可是大不敬啊!因为石显了解汉元帝的心思,他不忍心杀了自己的老师,所以就告诉元帝,暂时把萧望之关进监狱,只要他有悔改之心,可以放了他,让他回家养老。元帝这才勉强同意,然后亲自下令抓捕萧望之。石显领了汉元帝的命令把诏书给萧望之看,萧望之看后仰天长叹:“我曾身为太子的老师,如今已年过六十,难道还要再入狱受辱,不如一死了之!”说完就服毒自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