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处心积虑,王莽篡取汉室江山(第2/17页)

公元前49年,宣帝因病崩于未央宫,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今天西安市东郊的杜陵,太子刘奭即位。

刘奭即位后,第一件事情是尊王皇后为皇太后,然而这个王皇后实际上并不是刘奭的亲生母亲。历史上许多皇后都是因为没生下儿子而被废黜的,而王皇后却是个例外,她是因为没有儿子而做上了皇后。

王皇后在为婕妤时并不招汉宣帝喜欢,宣帝封她为皇后的目的不是因为夫妻感情,而是为了给太子找个照顾他的人。因此,虽然当上了皇后,身份、地位、待遇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汉宣帝并没有改变对王皇后的看法。

王皇后确实是一个厚道、善良而有情的女人,虽然丈夫对自己没有什么感情,但她却把自己所有的母爱和情感都倾注在了刘奭身上,全心全意地呵护养育刘奭,吃饭都是她自己先尝过,冷热合适之后才让刘奭吃,简直是“不是亲妈,胜似亲妈”。以情换情,王皇后的付出,得到了刘奭的温情回应,这对母子在常年的生活中结下了深切的母子亲情。王皇后在刘奭即位后升为皇太后,因此又称为邛成太后。

元帝懦弱,大权旁落

刘奭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能写一手漂亮的篆书,会弹琴鼓瑟、吹箫吹笛,对于辨音协律、作曲弹唱更是样样精通。而且,他在经学上也很有造诣,不仅比汉宣帝厉害,即使与西汉的其他帝王相比,他也是数一数二的。

元帝刘奭与汉宣帝不同,受老师萧望之的影响,他尊崇儒术,所以登基后重用萧望之,实行了一系列奠定儒家地位的措施。元帝具有深厚的经学修养,曾以自己的名义下诏奉祀孔子,并封孔子的第十二世孙孔霸为侯。孔霸去世时,元帝竟然不顾自己的帝王之尊,两次穿着素服前去吊祭。

元帝的信任与支持,让萧望之等一众儒臣看到改弦更张、推行仁政的曙光。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的美好时光。汉元帝重用萧望之后,儒臣的影响力在朝廷内部与日俱增,致使汉宣帝托孤三位大臣之一的史高受到冷落,与萧望之产生嫌隙,一场权力的斗争随即在汉元帝的朝堂中展开。

石显,字君房,济南人。与普通宦官不一样,石显出身高贵,其家族在当时属于名望比较高的一族。和许多纨绔子弟一样,石显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喝玩乐无所不为,虽然称不上作恶多端,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终于,石显某一天因为嚣张过头犯了法,按刑律,应被判死刑。但由于他的家族势力庞大,所以免了死罪,但活罪难逃,被处以宫刑,进入宫中当了太监。

当时还是汉宣帝时期,因治国有方,全国上下一片清平,就连后宫也井然有序,所以石显这个纨绔宦官在进宫后,并没有合适的土壤供他成长,反而养成了谦虚谨慎的性格。渐渐地,他发现,皇宫里充满竞争,而且斗争相当激烈,如果想活得更好,就必须爬到最顶层,而爬到最顶层最先要做的就是找一个梯子。

石显的梯子是一个叫弘恭的宦官,他早年进宫,对宫中事物比较熟悉,当然也要比石显圆滑。更重要的是,弘恭是一个有文化的宦官,他深谙文史与法律。石显自从跟了弘恭后,简直是脱胎换骨,在宫中开始崭露头角。不过由于汉宣帝刻意打压宦官,这二人始终没有机会登堂入室。到汉元帝执政,这个缺乏安全感的皇帝认为宦官没有骨肉之亲,也没有姻族之累,所以可以全身心地为国家尽心尽力。

石显就是在这个时候跃入元帝眼帘的,善于揣摩他人心理和喜好的石显受到了汉元帝的重视,慢慢地从普通的宦官成为可以接近皇帝的中黄门,后又升为中尚书,掌管文书奏章,不离皇帝的左右。后来弘恭晋升为中书令(尚书长官),石显做了中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