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西汉皇朝的盛极而衰(第2/14页)

昆邪王带来的部下当中,休屠王一家人被认为是反对投降的“贼”,因而成为朝廷奴隶。此时,休屠王的长子金日磾才十四岁。他被送到宫廷厩舍,担任马夫工作。匈奴人可以说是生下来就与马儿为伍的民族。他们都是天生骑手,对照料马匹极有天分。而汉武帝是马迷,没事就爱去马舍看看马匹照料得怎么样。一来二去,汉武帝发现金日磾对马的照顾特别到位,就想起了之前好像有匈奴贵族成为奴隶这回事,就召见了金日磾。当他看到金日磾是个容貌出众的高个子美男子时,武帝立刻决定升他为“马监”,赐汤沐衣冠。史书此一记载,表示取消其奴隶身份。然后,金日磾就成了汉武帝的托孤人选之一。

另外还有一位托孤人选上官桀,陇西上邦人。他年轻时做羽林期门郎,跟随汉武帝去甘泉宫,赶上大风,车不能前进,就解下车盖让上官桀拿着,不一会下起了雨,上官桀捧着车盖为武帝挡雨,就这么入了汉武帝的法眼,升他做了未央厩令,此后又做到了侍中,又升为太仆。

幼帝登基,燕王欲造反

刘弗陵登基后,对帝位虎视眈眈的人并没有减少,相反,引发了更激烈的政治斗争。

汉昭帝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由他姐姐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进宫照顾,盖长公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给汉昭帝介绍了很多女朋友。正好上官桀有个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就跟岳父霍光说把这个女孩送进宫去,霍光认为孩子还小,就没有答应。上官安见此路不通就走了另外一条路,去找盖长公主,最后愿望实现,上官桀的孙女进宫做了婕妤,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也因此被加封为骑都尉。又过了一个多月,上官氏就被封为皇后,这时她才只有六岁,成为汉代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后。

霍光与上官桀原本就是姻亲,外孙女现在更成为皇后。这桩婚姻之所以成立,完全是因两人交情可靠的缘故。可是霍光的势力越来越大后,上官桀渐渐感觉内心不快。他起先还为亲家霍光的发迹庆幸,但眼看霍光日益飞黄腾达,心里开始颇不是滋味。由于霍光大权在握,上官桀经常有事要求他帮忙。霍光当然尽其所能地帮助上官桀,不过,帮忙总有个限度。

盖长公主进宫照顾汉昭帝时,爱上了一个叫丁外人的门客。上官桀因为在孙女封后的事情上受了盖长公主的帮助,所以老想帮公主做点事,好拉近关系,于是就去求霍光把丁外人封为候。霍光回答他说:“有功者始得封为侯。”上官桀看霍光态度坚决,就降低了要求,说给封个光禄大夫的职位就可以。光禄大夫是枢密顾问官,位阶与九卿相等,是薪俸二千石的官职,有了这个地位,就能晋谒皇帝。因此,上官桀想要为盖公主的爱人争取到这个起码的职位。霍光却依然摇头拒绝:“朝廷待盖长公主不薄,相信她也不敢有所奢求才对……总而言之,这个原则是绝对无法变更的。”

霍光这一拒绝就得罪了两个人:上官桀和盖长公主。此时还有另一个人也对霍光产生了不满。御史大夫桑弘羊建立了盐铁专卖制和酒税法,为国家增加不少财富,可谓功高一等。他也为自己的亲戚要求官爵,同样被霍光拒绝。

这个消息被燕王知道了。燕王作为汉武帝年长的儿子,汉武帝却没有传位给他,反而传给了最小的刘弗陵,他心里一直很不满,虎视眈眈地盯着帝位,这会儿正准备造反。为了增加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他打算拉拢桑弘羊和上官桀,于是,以燕王刘旦为首,上官桀和盖长公主为辅的造反团队成立了。

按照上官桀的计划,要先利用燕王刘旦的身份,发动政变,在政变成功之后,再干掉燕王刘旦,由他自己来掌握大权。这个暂时联合起来的政治集团的主要目标就是霍光。公元前80年,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加紧了政变的准备工作。燕王刘旦将夺取帝位的赌注压在上官桀身上,前后派遣十多人,带了大批金银珠宝,贿赂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夺取帝位。偏偏这个时候霍光增加了大将军麾下校尉(部队长)的人数。于是上官桀以燕王名义,提出了弹劾霍光之奏文:“霍光正在检阅京都兵备,京都附近道路已经戒严,霍光将被匈奴扣留十九年的苏武召还京都,任为典属国,打算朝匈奴借兵。所有这些,是为造反,为了他自己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