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竹林名士——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第4/31页)

阮籍最著名的,是有八十二首《咏怀诗》。这些诗都没有题目,全部冠以“咏怀”的名字,然后就“其一”“其二”等等,往下罗列。这些诗的写作时间也有早有晚,基本贯穿了他的一生。一般人刚开始读,常常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诗中透出来的苦闷和孤寂,却显豁明白。比如非常有名的《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这首诗很有名,尤其第一句“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更是脍炙人口。这首诗很简单,没有什么难懂的字词,阮籍就写了自己半夜睡不着起来弹琴,弹着弹着就不爽了,“忧思独伤心”,抒发了一通“莫名的孤独感”,从中很难看不出有别的什么意思。

不过,他的高明也正在这里——或许,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他在高压之下、无奈之中也只有这么写。

他写的诗歌,表面看和时政没有半点关系,都是抒发个人心情的。

影响心情好坏的因素,可就多了去了:吃饭,菜里头石子咯牙了,可以不开心;走路摔了一跤,可以不开心;喝水被呛到了,可以不开心;晚上失眠了,可以不开心……总之,可以有各种理由不开心。如此一来,司马氏想从这些文字里找茬儿进行政治迫害,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隐晦难解、比喻极多。钟嵘的《诗品》称之为“归趣难求”,沈德潜《古诗源》说“反复零乱、兴寄无端”。但是,他的心路毕竟还是有迹可循的,通过后代学者的考证分析,我们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暴力高压、虚伪横行的世道中,阮籍只能用这种晦涩而玄远的诗,来抒发自己内心无尽的苦闷。

不俗的老婆

除了写诗抒发一下,阮籍还会经常开小差,跑出洛阳城,找他的几个铁哥们儿、好朋友一起喝酒,这些人都是谁呢?

好吧,好吧,我忍不住要介绍他们了!

《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说: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这段话完全不用解释!

相信读者朋友都听过“竹林七贤”这个几个字,或许您说不全他们七人的名字,但是您一定知道他们的合称。“竹林七贤”这个名词,在中国后世知识分子心中,就是独立自由的标志,就是反抗世俗的象征,就是坚守理想、蔑视强权的代名词!竹林七贤,是摆在独立知识分子神坛上的名字。

七贤中,山涛年纪最大,阮籍次之,接下来是嵇康,他们三个也是最早认识并交往的。

那一年,嵇康刚到洛阳。嵇康器宇轩昂,相貌非常,是个绝对的大帅哥。史书说他身高“七尺八寸”,大约一米八几,“容止出众”“风姿特秀”,见到的人感觉“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同时又才华出群,深为时人器重。总之又好看,又有气质,还有内涵!这么不同凡响的大名士,连曹氏宗族都对他青睐有加。

大约正始五年(225年)前后,嵇康与曹魏宗室联姻,娶了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一说,是曹操的重孙女,本书从“孙女”说)。

何晏是曹操的女婿,嵇康又娶了曹操的孙女,想想这关系吧——嵇康得管何晏叫“姨父”。从亲疏远近关系上看,这也大约是嵇康选择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司马氏的原因之一吧。

具体嵇康和山涛、阮籍是怎么认识的,史书没有记载,也没法考证了,但是同气相求,同为名士、同样有才华、同样爱喝酒、同样好老庄,甚至同样的桀骜不驯、出尘脱俗,有这么多相似点的他们,即便暂时不认识,也终会有认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