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枭》第一部 骗枭 四(3)

“这么说,这灯只能是真品?”他呆呆痴痴地问。

“汉灯!”朱掌柜说完,一梗脖子,歪着头又抽上他的旱烟了。

卞梦龙没主意了,回头看看宗九堃,只见老头子合上双目,微微摇了摇头。

“宗老先生可有高见?”朱掌柜仍在吞云吐雾,可一切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宗九堃一听这话,痴劲又上来了,手脚一时不知该往哪里搁了,眼睛使劲眨眨,嘴嚅动着,就是吐不出音来。

卞梦龙拍拍老头,“宗夫子,说吧,我听你的。”

“真的假不了,老夫子,说说高见嘛。”朱掌柜满不在乎,“说对了,让我也跟着长点见识;万一说得不对,这屋里连你才仨人,也伤不了你老夫子的面子。”

“好,我说。”宗九堃两手往前一伸,顺了顺袖子,说道,“你这盏灯上的款识是‘镫’,你说它是汉灯。谬也。何以说‘谬也’?《说文解字》成于汉永宁年间,东汉人许慎所撰,其上‘灯’字作‘灯’,而非‘镫’也。故而,你这灯只能是汉以后之人仿制,而仿制者又不知‘灯’字在汉时的写法,出此纰漏。此一字足证这灯是赝品,你焉得不服?”

“好!”卞梦龙大叫一声。

“且慢叫好。”宗九堃坦然了,接着从容说道,“方才这位掌柜的说这十几种灯光开模得六十余个,其资之巨非临江阁所能及,所以绝非仿制品。此言又谬也。为何说‘又谬也’?试想,自明清以来,河南地面多有仿制汉灯者,从那时至今,开模何止千百,所仿制灯已达几十种。临江阁尽管不仿制,不过是把民间仿制的赝品收购上来,集中眼前这个样子罢了。而这般做法,无须动大本钱,更无阖家老少吃不上饭之虞。”

卞梦龙看那掌柜的,只见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说不出话来。半晌,他才痴痴然然地说:

“老夫子,算你说得对,你满肚子学问,我满屋子赝品。这屋里容不下二位大仙,另投高就去吧。”

“此言更谬也。”宗九堃呵呵一笑,“为何说‘更谬也’呢?老夫并非说你临江阁一钱不值,此处确有真货,不过是鱼龙混杂,辨认清楚非下一番工夫不可。我们还不打算这就另投高就。”他仿佛来了情绪,转过身去说道,“卞先生,你不妨再在此处挑一挑,但凡看得上的尽管说,由老夫给你辨别真伪。”

卞梦龙正求之不得,宗夫子说话间,他已从案上拿起一面铜镜,这时,他递与宗九堃,说道:

“这面铜镜亦让我动心,请辨认一下是否汉代之物。”

铜镜是古代照面用的,一般做圆形,照影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大都铸有钮的纹饰。它始创于殷商时,其时虽不规整,背后却也有铸叶脉纹,边沿为弦纹夹乳丁了。春秋战国时,这种器物已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但盛行期还是汉代。起初是没有纹饰的素镜,有的饰单层或双层花纹,没有铭文,钮细小。西汉至东汉前期的铜镜逐渐厚重,纹饰有几何图案,神人禽兽纹及钮多做半球形式柿蒂形,开始有铭文,多为通俗的吉祥语,王莽时有纪念铭文。东汉中期至魏晋,镜背出现了浮雕。

宗九堃接过的这个铜镜是圆形的,直径约四寸,背面构图复杂。他托在掌心上,放在眼前仔细观察着。

“用不着瞧那么仔细。”掌柜在一边说了一句。

“这话怎么讲?”卞梦龙问道。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这是盗墓的从汉墓里盗出来的,所以就这一件。汉墓里出来的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汉镜。”掌柜的显得很从容,“实不相瞒,我从盗墓的张疤拉眼儿手里,用四十五块大洋收的。你要真有心买,我保个底价,外带赚你二十五块大洋,七十大洋你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