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孝 全(第2/6页)

12。另外,罗孝全不准在寓所中接待外国访客,这规定不近人情,虽然没那么严重,但很让罗孝全沮丧。罗孝全所受的看护越来越严密,他相信南京实施的是军事管制,在它所谓的基督教教诲之中,真理渺茫。南京的前途未明,但是太平天国对教堂的需求,渴望真正的布道者,他们在战场上的坚强意志,他们的坦率,还有洪秀全愿意和他讨论教义,都让罗孝全大受鼓舞。13

每逢安息日,南京城中心有一块空地挤满了人,“红黄白绿各色旗幡汇成旗海,在众人头顶迎风飘扬”,两名奉命在该日主讲的太平天国传教士布道。外地人亲眼见到这等露天礼拜的场面,很难不为之动容。这两名太平天国传教士头戴黄冠,灿然生辉,站在方形平台上的讲坛旁轮流向人群布讲,其中一人讲述军士的职责、家庭之爱与专心祈祷,另一人解释不准商人入城的原因以及应善待长者贫民。然后,两名传教士在讲坛上下跪,会众也一体下跪,一齐默祷。太平天国的礼拜仪式一结束,罗孝全便可布道,或以广东话,或以南京话,宣讲他所认为的“基督教要义”。他随便挑了一名士兵来问:“何为圣灵?”答曰:“东王。”显然,罗孝全的传道路还很漫长。14

罗孝全开始怀疑他能否改变洪秀全的观念,让他了解信仰的真谛,但是洪秀全对于能否改变罗孝全,却是从未丧失信心,洪秀全在致美国浸礼会的一封信中写道:

信实天父莫狐疑。勿以朕会受人欺,朕乃选民大救星,何故尔等疑朕无神谕?约书亚大败天父敌,太阳月亮止行为;亚伯拉罕坐于橡树下,即有三人立其旁。尔等细思量,尔等可知晓,尔等信之乎?朕实痛心于此事。朕尝数诏宣天下,普天与朕共一家。干王抵京得启示:知晓神谕胜受洗。感谢天父之看顾。天父上主临下界,不知不觉有如贼。信者将获救,尔将更见圣迹。钦此。15

1861年春,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也到了天京,他专研流体力学、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和《圣经》神学,1854年在上海结识干王,成了朋友16。艾约瑟在停留天京期间,把一篇他以中文刊行的《上帝有形为喻无形乃实论》和其他几篇神学短文赠给洪秀全。

艾约瑟从几个朋友处得知,洪秀全视力不好,不读字体太小的书,而他又不愿戴眼镜,这点与忠王李秀成不同。因此,艾约瑟送给洪秀全的文章是以清晰的大号字体印刷,他还用“大字”写了一些自己的意见17。艾约瑟论辩的是上帝的无形,《约翰福音》第1章第18节便是明证:“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艾约瑟还大力主张耶稣基督的神性,他把《尼森信经》和《阿萨纳信经》的译本呈交洪秀全,告诫他万万不能误入阿利厄斯(Arius)异教,阿利厄斯因否认耶稣的神性而受谴责18。艾约瑟用大号字体写作的设想奏效了。洪秀全亲笔评注以为回应。艾约瑟虽然并不信服,但看到自己的信上“布满了朱批和注释”,心中仍颇感欣慰。这些批注显然是以一支“很粗的”毛笔“草草写就”。洪秀全引述《约翰福音》第1章第18节时,略去了“独生子”的“独”字,如此一来,便不会抵触洪秀全是上帝之子的身份。洪秀全加注:“基督具上帝之形”,因“子如其父故也”。艾约瑟在给洪秀全的信中还从《约翰启示录》引了一段文字,解释对上帝的描述必须解为严格的“比喻”。

此后,我看见在天有门开。始闻一声如号筒之音,语我曰:“尔可上来此,又我示尔,斯后所将成之事也。”我即感于圣神,看天上设座,又一位坐其座焉。其坐之位像以青碧玉及玛瑙玉,周围其座有天虹,像似葱玉。(《启示录》第4章第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