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阴山战神斛律金的悲剧人生(第2/3页)

随着高欢拥立的魏孝武帝的出逃,中国北方正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大政权,两大政权各自拥立一个北魏皇室,相互攻杀不断分庭抗礼。

在东魏建立后,作为东魏的军将,斛律金参加的最主要战争,就是高欢对西魏宇文泰的战争。早在公元535年,北魏孝武帝西逃关中,投靠宇文泰的时候,羽翼初丰的宇文泰,就想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击败高欢。打着帮助天子平乱的名义,宇文泰发动了对高欢的进攻,结果一开始就碰了硬钉子——斛律金。这时候的宇文泰,有天子的诏书来号召天下,士气非常旺盛,且其军队同样由六镇军人组成,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双方在玉璧地区交手。这时候的高欢,仅带来了5万多军队,比宇文泰少近一半的人,当时所有的人都劝高欢暂避敌人的锋芒,唯独斛律金反对。斛律金认为,此时的宇文泰并不了解我们的虚实,如果我们退让,他必然知道我们的底细,到时候全力进攻,我们人数上处于劣势,想要获胜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斛律金力排众议,建议主动出击,在宇文泰摸不清虚实的时候,就给予他沉重的打击。他主动请缨担任先锋,高欢接纳了斛律金的意见,结果斛律金率领本部数千丁零骑兵,对宇文泰发起了猛攻,一下子突破了宇文泰的军阵,雄心勃勃的宇文泰大溃败。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战斗本身很凶险,宇文泰本人曾被斛律金一箭射中了马头,栽下了马,眼看着性命不保,幸好部将奋勇,才把他抢救回来,否则,恐怕历史上就没有赫赫有名的西魏王朝了。

斛律金的这次立功,对于高欢本人乃至东魏以及北齐王朝,都有重要意义,当时高欢打跑了魏孝武帝,他在世人的眼中就成了逆贼,这种情况下一旦战场失败,此时他又在北方立足不稳,很有可能就是他整个政权的灭顶之灾,尔朱家族迅速败亡的景象,很可能在他身上重演。但是关键时刻,斛律金为高欢稳定了战局,打赢了这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后来即使在高欢晚年的时候,也不止一次说起斛律金的这场战功,反复对儿子说:“当年如果不是斛律金,我们全家,恐怕都要被宇文家族灭族了。”

斛律金人生的再一次闪光,发生在公元537年,这一次依然是高欢和宇文泰之间的大战,这场战斗发生在河源,史称河源之战。在这场战斗之前,宇文泰部遭到了重创,他所割据的关中平原地区,遭到了百年未有的大旱灾,高欢乃至东魏的满朝文武都认为,这是天赐的平灭宇文泰的良机。唯独斛律金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坚决反对趁这个机会来讨伐宇文泰,相反建议高欢在边境上堆积粮食,招揽西魏的灾民,既收买人心,又可以引诱宇文泰主动出击,在陈述理由的时候,斛律金说:“宇文泰本来就遭到了天灾,正是人心丧乱的时候,这时候贸然发动进攻,他们被逼得活不下去了,肯定会同仇敌忾。”但是这场讨伐依然启动了,高欢率领20万大军分多路进入西魏境内,结果,宇文泰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方式,节节抵抗与高欢周旋。在这样情况下,斛律金再次提出了正确的建议,他建议高欢缓慢进军,一路发放粮食招抚难民,这样一来,宇文泰就可以不攻自破了。这个正确的建议,依然没有被高欢采纳,相反急于灭掉宇文泰的高欢,甩开了其他军队,仅率领3万精锐深入到河源地区和宇文泰决战。斛律金作为亲信将领一路跟随,在河源地区,高欢终于如愿捕捉到了宇文泰,但这时候的宇文泰却布置了一个陷阱,他把精锐的军队埋伏在芦苇地里,企图诱使高欢进入这个死地,然后就可以围歼。高欢虽然识破了陷阱,但是因为轻视宇文泰的战斗力,他选择了主动进攻。结果,3万东魏军在芦苇地里被杀得大败,高欢本人也被包围,严峻局面下高欢还不服输,力图整军再战,斛律金却断定,这场战斗败局已定了。为了能够让高欢平安逃脱,斛律金冒着“犯上”的风险,拼命拍高欢的战马,让高欢的战马狂奔,载着高欢率先逃离险境,他自己亲自带兵马断后,经过浴血奋战,终于阻击了宇文泰的援军。这场战斗的过程,也让宇文泰感慨万分,甚至痛惜自己身边没有斛律金这样的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