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苦斗(第3/4页)

但苏军的士气此时正在急剧下降,只是在罗科索夫斯基严厉地批评了库兹亚后,苏军的指挥官们才神情黯然地接受了霍特交待的任务。在下面的战前会议上,红军团长和营长们明确表示,分在他们头上的战斗任务可能会导致他们损失50%的力量。科克希斯毫无表情地回答道:“还有比这更多的呢,霍特将军说过,他准备承受100%的损失。”

6月18日凌晨1时,苏军使用860门大炮同时向战线一边的华军雷场发动了猛烈轰击,炮火准备刚刚结束,一些苏军官兵向前挺进时过份接近了爆炸区域,结果,苏军的首批伤亡者是那些被自己的高爆炸药呛昏和呛死的。

清晨5时30分,苏军步兵抵达了目的地,坦克集群紧跟着越过了他们,但这个时间仍比原计划落后了至关重要的半小时,原因是在途中他们受到了地雷和华军步兵的阻挠。东方白迅速对苏军炮击作出了反应。他抓紧时间建立了一道反坦克屏障,其杀伤力甚至比苏军原来准备对付的野战炮群还要大。此时,东方开始微露鱼白,苏军先头坦克部队的铅黑色轮廓已让华军官兵尽收眼底,他们正在“卡佳”小道的另一侧操纵着重炮严阵以待。一待苏军坦克开进射程,华军反坦克炮就开始发作起来,苏军坦克相继中弹起火,炮手们爬出浓烟滚滚、被烧得漆黑的炮塔,发狂似地在沙地上翻滚,力图把浑身的火焰给扑灭掉。

这次战斗中双方损失都很惨重。一个小时内,就有70辆苏军坦克被击毁。尽管科克希斯的第507装甲营还没有完全突破华军的阵地,但他们毕竟打开了一个缺口,随后,苏军第20装甲师的两个装甲旅接替他们继续发动进攻。华军进行了凶猛的反击,中国坦克在两侧实施了反突击,竭尽全力才遏制住了苏军的攻势。

战斗持续了大半天。黄昏之前,东方白的部队还剩下135辆坦克。尽管他手中还有100余辆缴获的苏联坦克,但是,它们战斗力很弱。一个严酷而又无法回避的事实摆在了东方白的面前:他的装甲教导集群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但就在第二天,杨朔铭直接给东方白发来了一道命令:“就你所处的形势而言,除了固守之外,不可能再有它途,绝不要丢失一寸土地,把每一辆坦克、每一门炮、每一名士兵都统统投入到战斗中去……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战胜庞大的敌人,这在历史上已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你的部队将指引敌人走向毁灭的道路。”

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加上疾病的折磨,已经让东方白疲惫到了极点,但这道命令却让他从病床上一跃而起。

他知道,这些天的苦战和装甲教导师官兵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东方白这一次的大胆突进,是一个从南向北的左勾拳,一个持续十五到二十天的短促强袭(实际将近一个半月),目标是切入苏军战线后方,切断其前方主力和后方补给线的联系,为战役实施战略包围创造条件。也就是说,他本来做的就是单程旅行,突入敌后,坐等主力会合,根本就有没打算杀回来!

装甲教导师就是勒住苏军的绞索,逐渐将苏联人的喉管扼住,直至绞死!

杨朔铭了解东方白,所以知道情况后才会直接下这样一道固守的命令,让他等待与主力部队会合。

而这道命令,也等于是告诉东方白,他的战略意图上面已经了解,并且已经实施完毕。

铁钳,已经悄悄的开始合拢。

遥远的天边,还有一股席卷大地的滚滚洪流,苏联人此时正在竭力进攻着东方白的剩余部队。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现在他们恐怕已经插翅难飞了。随着苏军的最后的进攻,他们的最后命运已被注定了。

库伦,“鹰巢”指挥部。

“我担心东方白他们支持不了太久了。”蒋百里对杨朔铭说道,“据返回的运输机队反映,他们的弹药仍然不足,人员伤亡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