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第1回合(第3/4页)

钟离卫恍然大悟,最高统帅部经过细心地选择后,把自己安排在东西伯利亚草原这块棋盘上去搏杀。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呢?他扫了一眼会议桌上那张地图,看到在桑叶河以东开始划了一条日军入侵路线。尽管这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将指挥什么样的军队,还不知道日本军队的详情,但他没有任何选择,他也愿意借此一试身手,去迎接困难和险阻。他当即回答:

“请部长放心!我现在就可以过去!”

“那太好了!”蔡锷赞赏地说道:“你乘坐的飞机8小时内可以准备好,在中央机场。你到总参谋部那里去,在他那里你可以拿到必要的材料,同时商量一下今后同总参谋部的联系问题。派给你几个专业军官,在飞机上等你。祝你马到成功!”

同蔡锷分手后,钟离卫来到总参谋部,会见了总参谋长张孝准。张孝准说道:“我没什么可以补充的了,请你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弄清当地的情况,然后,坦率地告诉我们你的意见。”随即,两人安排了一下今后的联系问题。

这次召见,即没有坐下来研究地图,也没有研究日军的战略战术。这么大的事件,身为最高统帅的大总统吴佩孚竟然没有召见他。但不管怎么说,这次远东之行,将关系到他整个一生的命运。既然如此,他将不顾一切地去打好这一仗。非打不可,还要打胜,他领悟到这一点。

飞机向东西伯利亚的方向飞去。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飞机在赤塔降落停了一会。赤塔军区司令杨宇廷和参谋长张文惠向钟离卫介绍了新的情况:日军战斗机深入中西伯利亚境内,追逐扫射当地百姓的汽车和马队,干扰军队的供应线。

8月5日晨,钟离卫到达前线,在第37装甲军司令部听取军长郭松龄、参谋长孙烈臣关于桑叶河以东的战斗情况,没有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钟离卫问郭松龄军长:“你是否认为可以从距战场120公里以外的地方指挥部队?”郭松龄答道:“我们坐在这里,当然,是远了一点。可是在发生冲突的地域,在作战方面我们尚未作好准备。前面电话电报线路连一公里也没有敷设,也没有现成的指挥所和着陆场,而饮用水是最大的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你们准备怎么办呢?”钟离卫问。

“我们派人去搞木料,然后着手构筑指挥所。”

钟离卫了解到东北军的高级指挥官只有马占山到过战斗地区,于是请马占山陪同到桑叶河东岸视察敌我双方阵地部署态势。通过对前沿阵地观察,钟离卫认为,至目前为止,各种情况表明,日军并未放弃其侵略中西伯利亚和中国远东地区的企图。估计不久日军将会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时,中国政府第37装甲军和东北军的骑兵将无力阻止日军的军事进攻,如果敌人从克拉山、陈家口、阿兰山等几个方面同时进攻的话。

返回军司令部与第37装甲军指挥官们商讨之后,钟离卫发出了呈送最高统帅部的第一份报告。报告中提出增加兵力坚守桑叶河东岸的登陆场,同时准备从纵深进行反突击的作战计划。第二天得到答复,最高统帅部及总参谋长完全同意钟离卫等人对情况的判断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8月8日,最高统帅部命令:解除郭松龄第37装甲军军长职务,任命钟离卫为该军军长。

钟离卫就任第37装甲军军长以后,立即将军司令部迁到桑叶河西岸附近的克拉山下。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用物资。西伯利亚铁路的军事运输开始繁忙起来。大批的军用物资运往桑叶河东岸。

随着钟离卫的到来,空军也得到加强:从东北军区调来空军战斗机第12团,连同以前的陆军航空兵第101旅,共计1125架作战飞机。在好多地方开辟了很多野战机场。新装备的P3M“披毛犀”式重型战斗机已经开始在空中和日本飞机周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