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第1回合(第2/4页)

这一仗宫本一雄的突击队仅主计官及伤兵4名生还,其余全部阵亡。

山县的其它两路攻击也不顺利,在东北军的反击下,死伤惨重,落荒而逃。整个战场,到处是坦克履带的痕迹和烧焦的日军尸体,被击毁的装甲车,余烟未尽。空气中恶臭熏鼻,到处死马狼藉。日军士兵们一个个沉默不语,看到被战车碾入沙土中的烂碎尸骨,心惊胆颤。无论军官或士兵,每三个人夹着一具尸骨,悄悄地撤回山县联队本部的阵地上。

在大沙坑中堆着800余具收容回来的日军士兵尸骨,在军旗前,山县和1700名残余士兵,向散发着臭气的800多具尸体默悼了3分钟后,尸体被装上十几辆汽车运回新京,他们将在那里焚烧后,做为这场战争的第一批骨灰,被运回他们的日本家乡,去聆听亲人们的哭声。但被中国坦克来回碾压到地底下的那些士兵连同“大和魂”,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日军步兵在7月8日和9日的战斗中,共计伤亡失踪4368人,可以说打了一个大败仗。

首战交锋,日军吃了大亏,便迅速增兵,以求在中国军队大举进攻之前赢得主动。

日军参谋本部与陆军省完全支持西伯利亚驻屯军的做法,他们从本土运送50000余人进入东西伯利亚地区,并增派了空军部队。日军参谋本部和西伯利亚驻屯军对中日边境的这场战争已不是要对桑叶河东岸的占领,而是全线越过桑叶河向中国纵深进攻。

面对战争升级,中国政府决定调钟离卫任第37装甲军军长,迎接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现代化战争。

1942年7月末,中国政府西北军区副司令钟离卫正与几个助手在哈尔滨城区进行演习。参加演习的有骑兵团和几个坦克兵团的指挥员、参谋长和作战参谋人员。

演习结束后,8月1日,钟离卫正在西北军骑兵第3军司令部进行讲评。突然,北京来了电话:命令钟离卫立即动身,第二天向最高统帅部报到。

钟离卫生于1899年。1917年被征召入中国军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抗日战争,1925年起一直担任装甲兵指挥官。他指挥的第39坦克团后来改建为中国政府第一批高速坦克团,钟离卫担任了7年的团长,从而奠定了他的坦克作战理论。

1931年,钟离卫担任装甲兵第2旅旅长,指挥着第39、第40两个坦克团。1934年担任第5装甲师师长,1937年担任装甲兵第2军军长,尔后任装甲兵第7军军长。

西班牙内战时,作为高级观察员,钟离卫曾到达西班牙内战前线,考察中国政府支援西班牙佛朗哥军的作战坦克的性能和作用。

钟离卫在当时已经是中国知名的坦克专家,是中国国内主张大规模使用坦克独立作战的倡导人之一。他主张坦克、炮兵和摩托化步兵结合在一起作战,认为这在行进时间上和巩固保住快速机械化部队的战果上是最有效的作战手段。

可以说,钟离卫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军官和坦克作战专家集于一身的指挥官。

8月2日,紧急应召赴北京的钟离卫,于清晨走进了陆军部长蔡锷的办公室。蔡锷从地图桌上抬起头来,向钟离卫问过好以后,说道:“日军突然侵犯我们的边界,打乱了我们预先的进攻计划。这是入侵地区7月28日的情况图。”

蔡锷指着地图说道:“在这一带,日军曾长时间地对我国边防人员进行小规模的挑衅性袭击;而这一带,日军第23师团的部队大举侵入,袭击防卫桑叶河以东地区的我军边防部队。我认为,东北军的进攻和防守战略都可能存在着严重的军事冒险。无论如何,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你是否可以立即起飞到那边去,而且,如果需要的话,能否肩负起指挥军队的重任,把部队指挥权接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