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新救世主”(第3/4页)

对于罗斯福的指责,胡佛也展开了有力的反击。他先后发表了9次重要演说。他认为促成大萧条的是一些他不能控制的情况和事物——世界大战后遗症、经济的过度膨胀、投机行为、1931年欧洲经济的崩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的影响和消费的下降。他一再向民众重申自己的基本信念:联邦政府职能不能扩大、有秩序的个人主义与机会均等。他集中火力抨击罗斯福政纲中他称之为“激进主义、集体主义和随意的试验”的那些部分,声称这些东西将导致“灭绝自由、希望与机会的专制官僚主义。”

胡佛曾在10多年前成功地向欧洲1.5亿人口发放救济,被欧洲人视为大救星,现在却振振有词地坚决反对任何直接的政府救助。在举国饥饿的阴晦日子里,他却让新闻记者拍下了他在白宫草坪上喂狗的照片。外出竞选的胡佛所到之处,人们报之以嘘声、怪叫、愠怒、木然的沉默、臭鸡蛋、西红柿,以及“绞死胡佛”、“打倒凶手”的口号,人们举行流行时,标语上都写着“打倒胡佛!”“胡佛是杀害退伍军人的凶手!”“胡佛把几十亿元白白送给银行家,还开枪打死退伍军人!”以至于白宫的一位资深特工告诉记者:“从西奥多?罗斯福时代起,我就跟随历届总统到处旅行,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嘘总统的,这样成群结队上街来对总统作蔑视的手势的。这太难看了。”

对于胡佛来说,他的下台已经无可避免。

“我一路走过了好多地方,他们都几乎是无条件的支持你。”议员说道,“你将毫无疑问的成为新的美国总统。”

“现在说这些还有点早。”罗斯福说道,“一旦有意外……”

“不会有任何意外。”议员有些粗鲁的打断了罗斯福,“有我们的帮助,你只管放心好了。”

“我自己能赢得选举的胜利,过多的帮助反而有害。”罗斯福的心里有些恼火,但他仍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对这位华尔街的特使说道。

“那好吧。”议员意识到了自己有些得意忘形,笑着点了点头,“在你真正成为总统之前,我就不打扰你了,除非有极特别的情况。”

“谢谢。”罗斯福温和地一笑,回答道。

“那我就先走了。”议员将烟蒂在桌上的烟灰缸里掐灭,站起身来,“对了,顺便问一句,关于‘金子的麻烦’(暗指金本位制),你当上总统以后,打算怎么解决?”

“在危机和衰退的威胁之下,人们是最容易妥协的,团结也最容易被打破,舆论也最容易被误导,社会注意力也最容易被分散,”罗斯福笑了笑,说道,“这时候那些特定的计划才最容易得以实现,而且不容易被发觉,你为什么现在这么着急的要问我解决的办法呢?”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明白了。”议员开心地大笑起来,表明他已经从罗斯福那里得到了想要的保证。

“那我就告辞了,祝你一切顺利,总统先生。”议员穿好衣服,戴好礼帽,再次向罗斯福伸出手来,罗斯福和他握了握,送他走出门去。

议员离开后,罗斯福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他回到了房间里,继续整理自己的讲稿来。

就象议员说的那样,罗斯福当选几乎是顺利成章的事。罗斯福在48个州中赢得了472张选票。胡佛这个“被抛弃了的总统”(《时代周刊》这样挖苦他)只得到了59张选票。自林肯以212票对21票击败麦克莱伦以来,两党竞选史上还没有人得到过这样大的胜利。罗斯福在1933年,就是象这样的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1933年3月4日星期六,是罗斯福宣誓就职的日子。华盛顿乌云低垂,冷雨潇潇,似乎也暗合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事实。

当国会山钟鸣12点时,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终于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