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一人之血(第2/4页)

“你说的这些情况,好象不适用于我。呵呵。”

“也有的人属于‘叶公好龙’型的向往战场者,平时向往战场纯粹是一种爱好、一种消遣,一旦真正的上了战场,却十分紧张,甚至还会出现‘战场心理综合症’,会被战场上的残酷景象吓得精神错乱。”

“还有这样的人?”

“当然,在一些特定的时代,这样的人特别多,他们整天喊着打打杀杀,叫嚣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一旦真的需要他们上战场时,他们便立刻销声匿迹了。这种人,在清代,叫做‘清流’,在现代,则叫做‘愤青’。”

“什么?粉青?你是说他们象华尔不实的瓷器?”

“不是粉青,是愤青,愤怒的愤,青年的青,愤怒青年的简称,不过,有时候,愤怒的愤也可以用大粪的粪来替换。”

“哈哈!我才发现,你这个人可是很有幽默感的哦。”

“话题有些扯远了,呵呵,回来回来,其实想要真正走上战场,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走上战场前,也许可能是没做好任何准备甚至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上了战场。这其实是某些有经验的老军官的带兵方法,也就是不告知自己的部下战士们会发生什么事就‘开工’。”

“这也太损了吧?”

“这么做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上战场之前就对部下说明会有什么事发生,可能会在部队中带来紧张心理,即使士气高昂也不会例外,如果部队在心理绷得紧紧地状态下上战场,反而效果不佳。据咱们那些去过欧洲战场的老兵们回忆,有时确实是在没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开打了,在极度惊吓之下,反而会把人身上平时没有发挥出来的潜能给逼出来,如果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的话,被逼出来的战争潜能还会更大一点。”

“原来是这样,我说俄国人为什么总是这么做,连‘契卡’也不例外。”

“‘契卡’的军官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多数深谙‘攻其不备,击无不克’这一道理,不过他们倒并不一定会让自己的部下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就参加战斗。就算是有意不让部下作准备,他们自己也会在暗中布署一下,直到战争开打时才告知部下。”

“没错,就是这样。你好象很了解‘契卡’?”

“当然。”

“你以前,是不是也这样训练你的部下?”

“不错。”

“你太坏了,呵呵,要是我的话,宁愿在行动之前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要他们提早做好一切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象在战争中,如果士兵们在上战场前就被军官告知的话,结合了老兵们的经验,我会要他们做好以下准备:首先是心理准备:即一定要克服不正常的紧张或兴奋的心理。对于从没打过仗的新兵来说,当军官告知要上战场时,通常会有二种心理反应: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紧张。而对于心理兴奋的人来说,一定需要克服兴奋心理带来的影响,因为上战场其实一点也不好玩,要小心谨慎!要记住平时在训练场和军事演习中学到的战术要领,服从军官的任务布置,千万不能因为心理上亢奋,带来战斗上的盲目性甚至轻敌大意。”

“呵呵。”

“而对于心理紧张的人来说,一定要想办法使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使他们相信胜利属于我们一方,要让他们相信,一定会在战场上存活下来!要是种种手段都没有效果,还是出现有人因为心理紧张不想上战场,想当逃兵的话,可能出现很糟糕的情况:那就是处决逃兵,使一种肃杀的气氛在部队中四处弥漫。相信多数人宁可面对敌人的枪口,也不愿意被自己人打死,因为那样很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