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真正意义的总统选举(第2/4页)

“原来如此!那么他杨瀚之是想当总统?!……”吴佩孚看着曹锟,缩下了后面的话。

“非也!杨瀚之虽然军功声望极高,但毕竟资历尚浅,而且也太年轻了些,按照《总统选举法》的规定,他现在还不符合条件。”曹锟摇了摇头,说道。

“所以他既不想当总统,又不想当督办,他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真是另人费解。”

听了曹锟的话,吴佩孚一时无语,两人都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过了许久,曹锟站起身来,踱到了阳台上,向远处眺望起来,吴佩孚也跟着起身,站在了他的身后,望向远处繁华热闹的市镇,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不管他杨瀚之想不想当总统,轮到他当,也是几年后的事。”曹锟若有所思的说道,“如今战事已息,国家仍有分裂之虞,绝不可无主持大局之人。”

吴佩孚听出了曹锟话里的弦外之音,立刻表态道:“佩孚愿追随主公,共创大业!”他说着,立正站直了身子,向曹锟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曹锟看了看吴佩孚,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转头重新望向窗外。

此时窗外,晴空万里,一轮红日正高挂空中,光芒万丈,分外灼人。

北京,中国国家社会民主党总部,会议大厅。

“我去和杨将军谈过了,他确实是赞同撤销边防督办的,这些天一直在为此做准备工作。”理事长江雪莹对主席台前的国社党党首黄兴说道。

听到江雪莹的话,坐在下面的党员们不由得议论纷纷,有人赞许,有人感叹,有人惋惜。

“瀚之行事,常常出人意料。”黄兴叹息道,“现在内忧外患次第削平,于边防督办任上主持大局,正可一展鸿图啊……”

“瀚之的想法很好理解,”另一位理事汤化龙在一旁说道,“他是为了防止国内产生新的军阀以武力把持政府,才这么做的。”

听了汤化龙的话,黄兴先是一惊,随后立时醒悟了过来。

“当年蔡松坡辞滇督不就,应袁项城之命入京,乃是为了防止地方军阀拥兵自重,而杨瀚之此次主动解职,目的是为了防止独裁军阀的出现,道理是一样的。”汤化龙说道,“边防督办实际掌握全国军权,又有一部分财权,其实是凌驾于总统之上的实权职位,前一阵子还有官员说,各地的公文一般是准备两份的,一份呈总统府,一份呈督办府。瀚之明白这样‘一国二主’的危害,他是担心这个职位一旦被野心家或军阀掌握,会给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的灾难。是以在战事结束后,便主动解职,不给他人以置喙之机。”

听了汤化龙的解释,黄兴和江雪莹等人都明白了过来,江雪莹听到德高望重的汤化龙竟然对杨朔铭的评价如此之高,心里不知怎么非常高兴。

汤化龙是汤芗铭的哥哥,清末时是著名的立宪派首领,后追随黄兴加入国社党,成为这个年青党的重要首领,在黄兴和汤化龙以及大量原立宪党人的加入后,国社党已经成为了中国继进步党、青年党之后的第三大党,党员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影响力很大。

“此次总统选举,可惜瀚之是无缘的。”汤化龙叹息了一声,说道。

“为什么呢?”朱凤在台下举手问道。

“根据现有的总统选举法,杨将军不具备竞选国家元首的任职资格。”江雪莹给她解释道,“民国二年十月由宪法会议颁布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完全享有公权,年满40岁以上,并居住国内满十年以上者,得被选举为大总统’。民国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中,又将大总统的选举资格改为在国内居住二十年以上。所以杨将军现在想要参选大总统,是不够格的。”

江雪莹给朱凤的解释,其实很好的说明了,自民国建立后,选举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国国家元首的选举尤为人们所重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不是谁说当就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