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打破海上僵局之始(第4/4页)

“胜利”号和“民权”号战列巡洋舰的技术数据可以说是相当出众:55200吨的满载排水量,34节的航速,406毫米的火炮。但“胜利”号除了有一位勇猛的代理舰长斯科特上校外,还被认为是一艘幸运的战舰。因为就如同这艘般的名字一样,只要“胜利”号出动,战斗就一定会十分顺利。当然,“民权”号也是一艘运行顺畅的军舰,极少故障并装有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电对海搜索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的创意来自于那位中国海军的年轻奠基者,由他所创立的“人和”公司下属的“白杨”实验室变成了现实,并用于这艘强大的军舰上进行试验。

两艘战列巡洋舰在9月15日启航,受蓝建枢的命令前往朝鲜半岛。早上8点30分,“胜利”号的扬声器中传出了“起锚出航”的命令。巨大的战舰被拖轮带出港湾,然后启程。中午时分,蓝建枢向李景曦下令,以两艘战列巡洋舰和4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组成第二突击特遣舰队,由李景曦指挥,并以最高速度向西航行。此时“胜利”号和“民权”号上的官兵们都很兴奋,无论是军官还是水兵们,都知道他们能够上前线了,几个月来的郁闷情绪一扫而光,他们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和敌人大战一场。

“胜利”号和“民权”号在海上加速到了30节,航海官把定航向,直指正西。李景曦中将则在舰桥中进行了航海计算,然后发电给蓝建枢,报告他的舰队要到16日早上八点才能就位。

吃过晚饭以后,李景曦和斯科特舰长召集舰上的军官开会,会上李景曦谈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射击、损管、操舵、甚至谈到如何送餐给正在一级戒备的舰员。斯科特和他的中国副舰长则对于如何在狭窄的海湾机动非常关心,但航海官则对此表现得相当镇静和自信,表明他们有把握完成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