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打破海上僵局之始(第3/4页)

几个月来,中国和日本不停的在海上、陆上和空中交战,形成了目前的僵局,中国和日本都开始感到船舰的缺乏。双方在朝鲜半岛上的军队都已经精疲力尽,栀内曾太郎认为同中国海军决战的时机已到,因此开始发动攻势,他的战列舰和巡洋战舰(战列巡洋舰)将是这场决战中最强有力的武器。

日本海军的第一次攻势在9月12日晚发动,以“扶桑”号、“山城”号两艘战列舰为主力的日本舰队在浅野正恭海军少将的率领下突进中国南方海域,准备以战列舰的火炮炮击宁波的中国守军,但日军舰队随即遭遇了由黄伦苏海军少将指挥的一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编成的中国舰队。

两支舰队在半夜时分撞在了一块儿,双方随即展开了混战,前所未见的战列舰和驱逐舰交火的场面此起彼落。两个小时后双方各自撤出了战场,双方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失,黄伦苏少将阵亡,浅野少将也受了重伤。谨慎的浅野正恭少将在他昏迷过去之前,放弃了炮击海港的任务撤退了,即便如此,他仍然将这支中国舰队完全击垮了。

这是日本海军自开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场胜利,鼓舞了日本国内的士气,因此意义可以说十分重大。栀内曾太郎大将随后命令木村刚海军中将的舰队护航一支装载着18000名日军的运输船队向朝鲜半岛航行,他随后任命永田泰次郎中将取代在海战中身受重伤落下终生残疾浅野正恭少将的职务,要他指挥重编后的日军舰队再次杀回中国海军控制的海域。

永田泰次郎中将的能力一般认为要比浅野正恭强,他被认为是一个“英国式的海军军官”,极具绅士风度,和他的参谋群配合得相当好,但他在训练中的表现好过实战中的表现。不过当时浅野正恭是可选择的日本海军将领中比较年轻和富于进取精神的,永田被认为是接替他的最好人选。因此栀内曾太郎大将任命他担任指挥,并另外增援了一支舰队给他,包括一艘老式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用于担任护卫任务。整个炮击舰队的任务很简单:于16日夜晚突入釜山海湾,扫荡那里执行封锁任务的华军舰艇,炮击摧毁之,并掩护运输船队的进入,然后在17日拂晓前撤出战斗。

但让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通过情报搜集和密码破译,中国方面竟然清楚地了解了日军的行动,中国海军第二作战舰队司令蓝建枢海军上将是一个很勇猛的海军军人,和严重失血的日本海军不同,他手中有大量的作战舰艇可供调遣,在得知日本海军出动的消息后,他下令所有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和驱逐舰都在14日以前完成决战的准备,他将两艘“共和”级战列舰“共和”号和“民主”号留在了旅大港,决定将手中的两艘新型战列巡洋舰“胜利”号和“民权”号派出去执行这次作战任务。尽管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教科书上明确禁止在狭窄的海域运用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尤其是象釜山海湾这种水域,但蓝建枢知道只有在海上才能够赢得海战,而不是在教科书上,因此他下令这两艘巨舰主动出击。

这两艘巨舰的指挥官是李景曦海军中将,这位总是戴着一幅金丝眼镜的中国海军中将性格平易近人,是一位炮术专家。他舒缓自身压力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在舰桥里读中国的传统古典志怪小说,其二是跟值勤的水兵下象棋或者闲聊海上传闻。

李景曦中将是一个相当勤勉的人,他曾经和“胜利”号的代理舰长美国人拉里?斯科特海军上校和炮术官及技术军官从理论计算方面就火炮射击的问题讨论了好几个晚上。而在实际操作方面,李景曦则不停的对炮组进行操练,包括在各种作战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比如临时缺员的情况——进行反复的射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