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更正确的选择(五)(第3/4页)

中央委员每个成员都很快得到了一份这样的文件,阮希浩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曾大千是胡成何的亲家,阮希浩自己托过人,也曾经希望胡成何能够出来帮忙说服一下这个颇有风骨的同志。在诸多部委能够攻击省里的罪行中,挪用教育资金是阮希浩也真正觉得不合适的行动。但是曾大千根本不为所动。阮希浩最不希望出来发言的就是曾大千,可他也实在是无力阻止曾大千出来发言。

中央委员们翻看着资料,被点名批评的省份对此暂时不敢吭声。曾大千也不去看那些人,他等待着提问。提问的委员不多,问题倒是很集中,“教育部怎么收集到这些情况的,而且挪用的去处也比较清楚。”

对这个问题,曾大千答道:“我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收集情况,这些都是银行直接账目的问题。我们在里面写的清楚,钱拨下去了,最后的教育部验收中这些钱没有到账。银行能够提供的是这些钱到底被谁取走了,到底走的是什么样的转账。这些问题可以让银行的同志来解释一下。”

这套组合拳是部委们精心策划的,见到曾大千把皮球踢到自己脚下,王明山起来发言了。

“为了能够提高效率,减少现金流通的麻烦,现在银行在很多单位支出上都是采用定点服务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城市里面到哪个银行取钱是专门的规定。这样也好追踪资金的动向,不至于说出了问题之后没办法追查。按照流程,不出问题的话,这些钱每一步到了什么银行,什么账户,都可以找到。教育部提出要求,我们就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来走。然后我们就发现,有些资金流动不明,有些资金出现了不合乎规定的事情。再针对这些不合规定的当事经手人进行调查,这些钱的去向就能够确定。”

王明山的发言一出,以前对于银行没什么感觉的委员倒是来了兴趣。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工资发放大概是取钱,发钱。可实际上这些东西有很多门道在里面呢。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一旦没有足够的监管,譬如说省里想动用教育资金,他们就会先和省里面的教委谈好,让教委同意拿出资金来。然后教委就同意以正常的名义取出钱来,但是这些钱并没有像正常的规定那样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被转而用在其他途径上。这些资料是那些挪用的单位做事不够细,直接用银行的支票向其他项目注入资金,我们可以拿到支票的单号,所以能够确定这些钱被挪用了。对于那些支取现金之后再挪用的,我们并没有写在上面。”王明山虽然想用完全公事公办的态度来说话,可他的语气里面又忍不住带出了一点蔑视。干坏事都干不利索,让人直接抓住了把柄。省里面的水平,至少是一些人的水平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省里面觉得我们管的太狠,可在我们银行看来,很多管理其实太松,里头有太多空子可钻。就例如教育资金这件事,我们是希望给每一个老师都建立一个账户,钱能够直接打到账户里面。这样的话可以杜绝很多问题,但是这种建议就很难通过。毕竟钱到了一个小金库中,一些人就是觉得安心。”王明山继续抨击着他不满的事情。

“我要谈的还不仅是这个问题,还有些我必须来讲的问题。最大的一块就是省里企业欠债不还的问题。企业经营肯定会遇到问题,这个我不愿意去简单的说谁对谁错。这些经营上的事情我们银行也很难插手,毕竟么,不少省都已经觉得管的太多。企业营运问题上我们再说三道四,省里面可是绝对不肯我们介入此事的。既然省里不让我们管,我们就说最简单的,定下了借款协议,那就得按时还钱吧。可按时还钱可不是容易事,马叔把商品销售变成现金称为惊险的一跃,为何要用惊险来形容,因为有些人能跳过去,有些人跳不过去。那些跳不过去的怎么办?那就只能欠钱不还,违约。我们银行调查发现,很多钱并不是省里用来瞎花掉了,而是用来补窟窿了。可有些窟窿越补越大,越欠越多。我们很想知道,这什么时候是个尽头。”王明山语气平和,但是所说的内容也越来越尖锐。把一些问题直接掀开,就意味着有人要来承担责任了。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在王明山看来,省里面的集体反扑,很大一部分的动力也是他们现在只怕是没办法继续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