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难民潮(第3/3页)

还有更关心的,假如大明打过去之后,自己国家的各种利益会不会受损,大明怎么保证不会受损,如果受损了怎么解决……自己国家驻北清的外交人员、商务人员、侨民的安全如何保障?大明会不会对北清进行海上封锁?封锁了我们如何撤员?……假如大清真被消灭了,自己国家和大清签订的原条约、协议、权利义务等等,大明是否会完全继承下来?还是会有选择、有条件的继承下来?还是会统统不予承认?我们能不能派记者,能不能派军事观察员?等等等等……

今天一整天,大明外交部成了最繁忙的部门之一。这些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外交部处理的。一般的首相、总理发来的电报和打来的电话,也都是沈荣轩接收处理的。少数一些非朱佑榕签字不可的文件,也会送到朱佑榕这里。比如,欧洲各国以国王、女王名义发来的电报,这就必须朱佑榕亲自回复了。至少也要外交部写好文稿、交由朱佑榕审阅签字、再以朱佑榕名义发出。

上午最忙,因为那是西半球的晚上。那些国家的政府亮了半夜的灯,到了下半夜和凌晨好了些。现在西半球是凌晨了,大明这边是傍晚,外交部也才不那么忙了。

向小强和张照先见到朱佑榕的时候,她正在看世界各大报纸对今天开战的评论。当然不是报纸原件,而是在大明驻各国的使馆买来报纸后,挑取相关的文章发回来的。

出乎两人意料的是,他们一说,朱佑榕就知道什么事了,笑呵呵地道:

“呵呵……这件事啊,沈阁老已经跟我通过电话了。”

张照先和向小强对视一眼,都对沈荣轩的消息灵通程度很是惊叹。

朱佑榕接下来皱着眉,说道:

“唉……我和沈阁老的意见,都是认为,应该允许难民撤到南边来。”

“陛下……”

向小强直接开口,然后他发现张照先没有开口,犹豫了一下,但是一想自己和朱佑榕的关系和张照先不是一个级数,张照先有顾虑,自己可没必要有顾虑。就继续说道:

“陛下,如果我们每打下一块的地方,这块地方的人民就蜂拥往南逃去,以至于逃得本地没有人烟,那和被坚壁清野有什么区别?我们的后方将涌入数量巨大的难民,当地的秩序、经济供应都将极大不稳。我们的后方本该全力支援前方的,现在突然涌入海量难民,后方自顾不暇,怎么能好好的做好后勤?还有,我们攻占地区的恢复秩序也无从谈起。现在我们深入不远还好一些,后面我们深入北清腹地之后,少不了要在当地征粮买粮,以减轻后方运输压力的!这样的话,前方将越来越难,后方也将越来越难,战争就难以取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