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德与《燕京岁时记》(第3/3页)

戴闻达和魏理的文章发表后,卜德很快就看到了,而周作人的文章则是由好友费正清(卜德北京留学时期的同学,后来成为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告知后才找来一读。对于中外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卜德基本都同意,但要落实这些意见,只有等待修订再版。在初版问世近三十年后,香港大学出版社于1965年推出了《燕京岁时记》英译的第二版,其后又于1968年和1987年两次重印这一版本。在为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卜德特别提到了自己早年对于敦崇死期的错误判断,他感谢周作人的指正,同时也很困惑于自己当年为什么竟然会把敦崇“因病请假就医”轻率地理解为一病不起。

可能还是由于年轻吧。1935年时的卜德毕竟还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研究生,犯一点错误在所难免。到1965年,他已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汉学教授、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但看到自己早年的译著再版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燕京岁时记》的翻译是他“第一部尝试进入汉学研究领域的著作(first book-length venture into Chinese scholarship)”。人生的第一次总是让人难忘和激动。这次最初的尝试也影响了卜德日后的研究方向。中国的节日始终是他的一个关注重点,1975年,卜德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古代中国的节日》(Festivals in Classical China),在该书“前言”的一开头,卜德写道:“笔者对中国节日这个课题感兴趣已经有四十年了。笔者早在1936年就翻译过一本有关北京岁时的著作,该书写于1900年,作者是一位满族人。对该书的翻译成为笔者最早的一本著作。《古代中国的节日》一书的研究对象是二千年前汉代的节日和庆典,这一课题此前还没有人研究过。”当卜德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他的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自己四十年前的留学生活吧。尽管日军即将兵临城下,卜德的翻译进度不减,但战争的爆发无疑影响了《燕京岁时记》英译本初版的发行和销售,卜德对第二版的热情也是希望自己最初的工作成果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利用。

原载《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