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类第三大劫难(第2/24页)

弗洛伊德夫妇雅各布和阿玛利亚于1860年搬到了维也纳。大儿子西哥蒙在学校非常聪明,很有希望以后成就一番大事业。他是大儿子,最受父母宠爱,也是家里唯一一个拥有自己卧室的人。他很快就在卧室里把他压倒一切的热情所在——书——直堆到天花板。他对知识的渴求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他常常在自己房间里吃饭,好多留点时间来读书。

1873年他决定成为一名医生,于是来到维也纳大学,作为一名搞研究的学生在厄恩斯坦.布鲁克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他在那里爱上了医学研究。他开始涉及新的神经科学的研究,花上很长时间研究小龙虾和其他软体动物的神经细胞。他最终脱颖而出,只不过其成就有点让人拿不准:他成为第一个找到美洲鳗的生殖器的位置的科学家(如果有什么科学研究算得上比较要紧的话,这也算一项吧)。毫无疑问他是个才华横溢的学生,他的成名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同寻常的计划之外的事情发生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1882年四月的一个晚上,弗洛伊德回到家,正准备消失在自己的房间里去继续自己的研究,忽然听到餐厅里传来的说话声:他妹妹请了几个朋友来喝茶。其中有两个女孩他不认识,玛莎和米妮.伯内。弗洛伊德上楼梯的时候透过开着的门扫了一眼,看到了玛莎。玛莎正在削苹果,碰巧也在这一刻抬头看了一眼。她小他五岁,个子不高,长得娇小玲珑,人也聪明得要命,她吸引了他的目光。只需要一眼就够了。在家人的惊愕的目光中,他走进了餐厅,坐了下来,并进行了自我介绍。就单身汉弗洛伊德而言,一切都结束了。两个月后他们定了婚。

玛莎的家人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弗洛伊德家既没有钱也没有名望,尽管他们自己也不是非常富裕,但是他们出自一个倍受尊重的家族。为了体面些——可能还希望玛莎能够找到更符合条件的人——玛莎被送到汉堡附近的万德比克那里和她母亲一起生活,直到弗洛伊德能养得起她的时候再让他们结婚。这样的举措给他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他住的离她很远,既花不起那么多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买那必不可少的火车票定期去看她。

他没有安全感,感觉很痛苦,甚至预见到她会撕毁婚约。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挣到足够结婚的钱。但是怎么挣?弗洛伊德认为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发现某种可以轰动医学界的东西,使他可以同时名利双收:美洲鳗的生殖器是一回事,和玛莎结婚则是另一回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实验室呆的时间越来越长。

他的第一个真正的发现,就是一种用氯化金来维持神经组织的新方法,可这个发现没能给他带来什么经济收益——尽管两份新出的神经学杂志,《大脑》和《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杂志》都对此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报道——而且很明显他永远也没办法靠这来赚钱。他接着就有了主意。他四月份给玛莎写信,告诉了她自己的想法:

我一直在看有关可卡因的东西,有些印第安部落靠嚼古柯叶子来抵抗穷匮和苦难,可卡因就是古柯叶子的基本成分。一个德国人(阿斯肯布兰地)已经把它用在了士兵身上,事实上也报道说可以增强精力和忍耐力。我自己现在设法弄到一些,想用它来治疗心脏病和神经衰弱——也许其他人也在研究它;也许什么结果也得不到。不过我当然还是要试一试,你知道一个人只要坚持,就迟早会成功。我们仅仅需要幸运地成功一次,就可以考虑成家的事了。

1884年四月21日,引自《西哥蒙.弗洛伊德的生活和工作》,欧内斯特.何赛,1953

弗洛伊德从当地的一家名为“天使”的药店订购了一克的可卡因,在四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周收到了药。尽管他很关心药的价格(他把数量计算错了,最后花了他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收到药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吞下二十分之一克。很见效:他对钱,研究项目和生活的感觉好得多了。他想知道是不是可卡因能用来治疗精神忧郁症。此外,既然它可以消除饥饿感,他认为也许还可以用它作胃部麻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