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荆棘正好试利剑(第3/3页)

果然,羌人听说虞诩已经翻过了崤山,便收众追了上来,可是看见虞诩军留下的灶坑天天增加,不由大为惊恐,最后匆匆解散退去。

到了武都,虞诩清点兵马,汉军总数不过三四千人,而敌军却有万余人。

虞诩于是改编汉军,招兵买马。他告示部卒,每二十人可购一匹马代为劳役,并针对羌人多为骑兵的特点,迅速组建起万余人的骑兵队伍。

不久,虞诩在赤亭(今甘肃省成县西北)遭遇到羌兵万余人的围攻。

虞诩决定借此机会一举消灭羌人主力。

他派人出城埋伏在羌兵撤退必经之路。

然后示敌以弱,用小弓御敌,箭未及敌而落地。

羌人一看汉军的箭力这么弱,大喜,集中兵力大举攻城。

等羌兵冲到了城下,虞诩命令每二十副强弩为一组,同时射一个羌人。

结果,发无不中,羌人纷纷倒地。

羌人咬着牙,反复冲了几次,在箭雨的强大杀伤下,终于放弃了。

然而,战争的主动权并不在他们手里,他们要放弃,虞诩不同意!

虞诩纵兵开城出击,羌兵大败,夺路而逃。

虞诩率军一路追杀,势不可挡。

羌兵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呼天喊地,疯狂逃命。

好不容易逃到黄河边,虞诩安排于此的伏兵突然杀出,这,真是灾难性的打击,羌兵主力全军覆灭。

好了,战争胜利了。该抓抓生产,搞搞经济了。

虞诩通过实地考察,构建了一百八十多所营垒,把流亡到外地的民众招回,劝其归耕;救济灾民,使其衣食有着,使武都一带由战乱渐渐转入了和平安宁的环境。

武都郡的运输道路艰险,舟车不通,用驴负马驮,租赁人畜的费用五倍于所运物资。

在治理武都期间,虞诩亲自带领将士砍伐树木,凿烧石头,开通了一条从沮水到下辩长达几十里的船路。然后,用原来租赁人畜的钱雇佣船运人员。从此水运通达便利,一年省费用四千多万。

治理地方政务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安集荒余、招还溃散的措施,积极疏通开掘水渠,灌溉良田;大面积开垦荒地,扩大耕户。不到二三年时间,郡中就由原来的一万户猛增到四万多户。

史称郡治“边亭稳定,家给人足,一郡大安”。